【青視點】膠東機場客流量創下歷史新紀錄的背后
【青視點】
(記者 任俊峰)
8月4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11萬人次,創機場啟用以來的最高紀錄。
數據還顯示,自7月1日暑運開始以來,青島機場日均起降航班540架次,日均客流量7.3萬人次,國內航班架次、旅客量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107.4%、104.2%。暑運首月累計迎送旅客225萬人次。
青島機場暑期客流量數據的攀升,透露出了幾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首先說明青島機場的輻射范圍正在擴大,同時作為一個旅游城市,說明青島旅游業發展態勢可喜,更證明了作為一個開放型城市,青島的對外開放水平正不斷邁上新臺階。
膠東機場輻射范圍不斷擴大
當前,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加快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航線網絡,向著“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的目標邁進。
目前,膠東機場已恢復運營首爾、釜山、大阪、東京、新加坡、曼谷、迪拜、倫敦、莫斯科、悉尼、墨爾本、香港、澳門、臺北等27條國際和地區客貨運航線,即將開通加德滿都、法蘭克福等客貨運航線。
暑運期間,青島機場全面增加運力投放、擴大市場供給。國內方面,新開滿洲里、丹東等3條航線,加密多條東北、西北、華南方向航線。國際及地區方面,不斷加密至首爾、大阪航班,青島至日韓客運航班達到日均20班,為各地旅客經青島中轉至日韓提供了豐富的選擇。新加坡航線每周5班、曼谷航線每周4班,客座率高達85.7%、85.1%。
據統計,2023年夏秋航季,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新開10個國內航點,國內航點總數達到近100個,連通國際和地區航點20余個。
運力與航線的雙增加,顯著提升了青島機場的樞紐地位,也擴大了青島機場的輻射范圍。當前,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不僅已經成為膠東半島的航空樞紐,也已經成為華東地區的重要樞紐機場。膠東機場正向著既定的目標邁進。
青島旅游熱度不斷攀升
旅游是青島的城市標簽。青島機場旅客數量的增長,意味著進出青島的客流持續增多,
說明青島的旅游業表現上佳。
根據青島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比重64.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9.6%。其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9%、9.7%和8.8%。
服務業尤其是住宿餐飲業的增長,說明青島的旅游業蓬勃發展,增長態勢明顯。尤其是外地游客來青的數量明顯增多。今年夏天,青島濱海旅游再度成為全國旅游的熱點,帶動全市的相關行業快速增長,為消費復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悉,為了滿足外地游客的需求,青島機場持續升級航空客運產品,充分滿足廣大旅客多樣化需求。深耕快線打造,相繼推出“青深”“青沈”“青哈”快線產品,面向深圳、沈陽、哈爾濱方向旅客提供專屬值機柜臺、快速安檢通道、專用保障機位、專屬行李轉盤,系統性、全流程打造高品質快線服務,上線以來旅客吞吐量分別提升29.4%、51.3%、27.9%。
面向航空旅游,青島機場會同旅行社加強產品開發,針對草原游、新疆游、濱海游開發多款“航空+旅游”產品。結合暑期熱點,陸續推出啤酒節、避暑游、港澳行、“玩轉”日韓、“向美食出發”等多個主題特色活動,掀起出行熱潮。
青島對外開放水平邁上新臺階
開放是青島的城市基因,而機場就是青島開放的窗口。
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305.1億元,同比增長9.2%,比一季度加快3.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324.2億元,增長3.5%,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進口1980.9億元,增長16.9%,比一季度加快6.7個百分點。同時,青島對外合作不斷深化,對RCEP其他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出口分別增長8.5%和28.2%。
進出口數據的增加,在交通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953.4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鐵路客運量1401.5萬人次,增長168.1%;水路客運量117.2萬人次,增長365.5%;郵政業務總量累計完成52.24億元,增長18.1%,行業復蘇活力進一步增強。
面對上半年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青島進出口表現不俗,展現了青島遙遙領先的開放優勢。接下來,在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重大戰略新平臺的支撐下,青島將充分發揮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樞紐優勢,進一步持續推進更高水平開放。
日前,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驗收,將成為西連上合組織國家,東接東盟、日韓,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載體。臨空經濟的快速壯大,為青島的高水平開放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保障。
日趨繁忙的膠東國際機場,在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也是青島邁向更廣闊未來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