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青島港這樣“晉位升級”
山東省發布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構建以青島港國際樞紐海港為中心的發展格局
未來三年,青島港這樣“晉位升級”
8月8日發布的《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構建以青島港國際樞紐海港為中心,日照港、煙臺港國家主要港口為兩翼,威海港、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地區性重要港口為支撐,與津冀蘇遼港口緊密合作互動的發展格局,為引領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強力引擎。
《方案》提出,到2025年,山東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標準箱,港口能力規模、服務效率、智慧綠色發展水平全球領先。青島港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位居前列、晉位升級,日照港、煙臺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其他港口發展水平整體躍升。
建設世界級專業化碼頭集群
《方案》提出,建設世界級專業化碼頭集群,續建、新建、改造一系列集裝箱、大宗干散貨、原油、LNG、件雜貨、客滾碼頭泊位和配套堆場、罐區;提高通航保障能力,加快建設一系列港口航道、錨地和防波堤設施;強化港口服務功能,建成東北亞國際集裝箱運輸、客滾運輸“兩個主樞紐”,國際大宗干散貨中轉分撥、東北亞油品儲運、中國糧食儲運“三個集散基地”;完善綜合集疏運體系,加強港口與腹地的交通銜接,新建、改造一批港口集疏運高速公路、鐵路、管道、傳送廊道等設施。
《方案》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的智慧港口,建設數字孿生港口,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智慧服務、超大型港口智慧運營、海上智慧交通管理、港口安全智慧監管“四大平臺”,建設世界級港口群(中國山東)超算、智慧綠色港口技術創新、港航人工智能訓練應用“三大中心”;建設清潔低碳的綠色港口,建設港區分散式能源、海水制氫設施,推動岸電使用常態化;建設本質安全的平安港口,推廣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
推動海鐵聯運建設青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方案》提出,優化海上航線網絡,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航線配置,擴大集裝箱中轉規模,形成日韓、東南亞、中東、印巴、歐美五大優勢航線組群,完善內貿直達航線和外貿內支線體系;暢通陸向物流網絡,構建以瓦日、新菏兗日、德龍煙、膠濟鐵路和青連—藍煙鐵路等為骨架,眾多內陸物流樞紐為節點,直通山東港口群的陸向綜合物流體系,推進設立中亞物流節點;完善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至中亞、歐洲集裝箱跨境海鐵聯運,至蒙古、俄羅斯的海陸聯運業務,建設濟南、青島、臨沂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推動沿黃城市共建海鐵聯運中轉基地。
到2025年,外貿航線總數達到278條,集裝箱中轉量達到740萬標準箱,占比超過18%,內陸港總數達到50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超10000列,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達到420萬標準箱。
加快打造青島現代航運綜合服務示范區
《方案》提出,提升航運服務業輻射能級,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鼓勵金融企業在山東港口城市設立航運金融服務機構,拓展國際結算等業務,支持開展港口、航運保險新業務,建設中國北方船舶交易和服務中心,爭取獲批船舶保稅油加注資質,打造東北亞保稅油、低硫油、低碳轉型替代燃料加注中心,支持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在山東港口開展仲裁業務,加快打造青島現代航運綜合服務示范區;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高標準建設山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中國北方國際油氣中心;建設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重點建設濟南、青島分撥中心和日照、煙臺、威海等分撥基地;培育港航綜合運營主體,支持推進港口運營、產業投資、建設開發、物流貿易、海上運輸、郵輪文旅、高端裝備、科技研發、職教醫養等主業板塊發展壯大,打造專業化、規模化運輸船隊。
到2025年,青島市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達到全球第13名,其中航運服務排名達到全球第17名,大宗商品平臺交易額達到5000億元,建成海外倉8個、國內分撥中心2個、分銷基地10個,基本形成“濟青雙中心、沿黃多基地”的發展格局,骨干航運企業控制總運力突破2000萬載重噸,船舶規模超過200艘。
培育壯大青島國際航運服務千億級產業集群
《方案》提出,創建港區、園區、城區“三區互融”示范,推進建設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等一批臨港產業園區,培育壯大青島國際航運服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推進與周邊港口合作互動,開展集裝箱中轉、啟運港退稅、跨渤海灣客滾運輸、郵輪資源開發、多式聯運平臺建設等合作;推進港口與郵輪產業融合發展,支持發展郵輪船隊,支持在郵輪口岸設立進境免稅店、建設免稅商城等,開辟以青島港為母港,訪問東北亞、東亞港口的郵輪航線,逐步向亞太和歐美港口延伸,爭取開通特色濱海觀光、岸上游覽、無目的公海游組合模式;持續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常態化舉辦青島·陸海聯動高峰論壇,依托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青島港延伸港區和國際陸港。
發揮青島港作為離境港的啟運港退稅政策優勢
《方案》提出,深化港航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港口項目與相關產業、港口公用基礎設施等項目在規劃布局、前期工作和建設實施上匹配協調;探索推進政策制度創新,發揮青島港作為離境港的啟運港退稅政策優勢,擴大中轉規模,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國際船舶登記、國際航權開放,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青島港開展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持續提升口岸效率,提升口岸查驗服務水平,積極實施“先放后檢”“邊裝邊檢”“即卸即檢”,提升沿黃海關全業務領域一體化水平;提升營商便利化程度,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市政接入、納稅等服務,降低港口物流成本。(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青島日報2023年8月9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