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老年人涌入年輕人聚集的社交軟件 補償心態促使他們忙著讓自己快樂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這首童年時的兒歌唱出了當下許多中老年人的心聲。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逐漸適應互聯網,他們擁有大把的時間,在互聯網上展示自己的旅游靚照、詩歌作品、美食創作,甚至還有一些老年人涌入了探探、陌陌這類年輕人聚集的社交軟件平臺。情感的缺失讓這些孤獨的老年人抱著補償的心態穿梭其中。近日,市民楊女士給早報熱線82888000打來電話,講述了自己在網上交友時遇到的經歷。
講述人:丁芳(化名)記錄人:春雨年齡:59歲職業:退休職工
一次尷尬的網友見面
我離婚已經多年,當時發現前夫有外遇,我很崩潰,離婚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走不出來,只要一閑下來我就忍不住琢磨,“他為什么這樣對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都會翻來覆去地想。這樣過了四五年,我的心態慢慢平靜下來,對前夫沒有了愛也沒有了恨。我自己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供他上大學,現在兒子在外地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小孫子由親家幫忙照看著,我只是偶爾過去住幾天。說實話,以前上班的時候忙忙碌碌,一個人的時候也沒感覺孤單,退休后自己閑下來,經常會感到寂寞,特別想找個人說說話。
前年我88歲的老母親生病住院,我在醫院守著日夜看護照料,因為過于勞累,再加上休息不好,我當時的心情很差,在那段情緒低落的日子,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下載了陌陌交友APP,每天都有人問我“你好”“早安”“在干嘛”,這讓我找到了情感輸出的窗口。我注冊的時候沒有用真實姓名和年齡,很多找我聊天的人都把我當成了20多歲的小姑娘。我覺得這樣挺好玩,和年輕人一起聊天,我感覺自己的心態也年輕了許多。
有一次,一個網友約我見面,我說咱們還是在網上聊天比較好,見面我怕嚇到你,可他還是挺堅持想和我見面,我們約在江西路上的一家小面館。當時見面的氣氛有些尷尬,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我主動提出請他吃面。“你得有50歲了吧。”和我見面的網友說這話的時候,臉漲得通紅。我笑著點點頭。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場面還是讓人感覺不舒服。
改回真實年齡只想和同齡人聊天
那次尷尬的見面給我觸動很大,其實,我只是想在陌陌上聊聊天,感受一下年輕人的氣場。在我看來,現在的老年人有時間,有退休金,什么都不缺,就缺感情,我們也想象年輕人一樣逛商場、喝咖啡、看電影、K歌。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美好的權力。對我來說上陌陌類似于一種補償心理,因為年輕時思想傳統,忙工作、忙孩子,現在忙著健身、旅游,忙著讓自己快樂。我覺得在陌陌上和我一樣,擁有補償心態的中老年用戶不在少數。
為了避免上次的尷尬,我把網上注冊信息中的年齡,改成了自己的真實年齡,這樣可以有效“過濾”掉很多年輕人,我想和同齡人聊天,因為同年代的人沒有距離感,沒有壓力,可以放松心情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如果聊得來,還可以找個伴。為了避免尬聊,我要求所有私聊我的人在開場時都要回答幾個問題:年齡、常住地、職業和愛好。除此之外,我還加了幾個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微信群,大家在群里交流自己的愛好,每天都有人把自己創作的詩歌、攝影作品發到群里,供大家點評。一過晚上10點,就很少有人在群里說話。天氣好的時候,群主還會組織大家一起去郊游。每次郊游都實行AA制,感覺也挺樂呵。
觀點
老年人需要朋友圈
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梁慧看來,有不少老年朋友認為,退休就意味著老了,漸漸地減少了與外界的交往,隨之而來的,是這類老年朋友就會開始出現孤悶、寂寞和郁郁寡歡的現象,有的人甚至出現心理問題,不愿意或害怕與外界來往。有研究表明,這類老年人,比那些心態樂觀、與同學朋友常來常往的老年人明顯衰老。
不同的人生態度,帶來不同的生活狀態,帶來不同的幸福體驗,也帶來不同的身心狀況。人生美好,十之七八是相似的,而不同的就在于如何選擇和取舍,在于我們對自己下一段人生意義的認識和態度。中國有句老話,樹老怕枯,人老怕孤。孤寂催人老。交朋友,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也需要交朋友,多交正能量的朋友。有一個退休之后的朋友圈,讓它成為我們的第二精神支柱。
梁慧建議,在良好心態下,除了有幾個貼心朋友,再有一兩個健康情趣愛好,老年人的生活就會有趣而有意義。“其實,幸福就在簡單而平凡的生活中,就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這樣便沒有孤獨寂寞,沒有恐懼和憂愁,還能不斷擴展幸福生活的寬度,提升生活的質量,使人精神愉悅,健康長壽。”
講述人:郝冰(化名)記錄人:春雨年齡:65歲職業:退休職工
喜歡跳廣場舞的大叔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不管是年輕人的非主流,還是中老年人的廣場舞。不論刮風還是下雨,不論晴天還是霧霾,都阻擋不了我對廣場舞的熱愛。女兒在外地工作,我退休了閑來沒事,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去跳廣場舞,就成了我的一大愛好。“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一聽到這段音樂我就格外興奮。有廣場舞陪伴的日子,我的心情會開朗很多,其實,很多老年人跟我一樣,跳的不是廣場舞而是寂寞,在我看來,只要我們跳得足夠快,孤獨就追不上我們。
除了喜歡跳舞,我還喜歡唱歌、攝影和旅游。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下載了抖音,這讓我找到了新的樂趣。我喜歡把唱歌、跳舞的視頻,以及自己拍攝的照片都分享到短視頻平臺上,很多網友會給我點贊。在這上面我還能發現很多朋友的賬號。每天早晨一睜眼,我都會瀏覽一下手機,看看朋友發布的新內容,給他們點贊的同時,也看看有多少人給我點贊,每次獲得網友的點贊認可,我都會很高興,其實對我來說,上網就是為了圖個樂,感覺自己周圍有很多朋友,這樣就不孤單了。
網上沖浪排解孤獨
退休后我也考慮過再找個老伴,因為我覺得兩個人一起才有煙火氣。不過這件事我想得很明白,不存在誰娶誰,也不存在誰嫁誰,因為房產、財產都不是共同創造出來的,子女也沒有血緣關系。一大把年紀了,期望值不能太高,順其自然就好。我發現身邊的很多老年朋友都在用美篇,打開美篇,好像闖入了一個老年人的專屬世界。自然風景和野生動物攝影、書法和茶藝愛好、對子女的抱怨、和老伴生活的瑣事,都能在美篇上看到。無論是何種分享,“美友”們都會報以最大的寬容和善意。我也嘗試著在美篇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對生活的點滴感悟,再配上音樂。女兒知道后也特意下載了美篇,給我的作品點贊留言,我突然覺得和孩子的距離拉近了許多。
我曾看到媒體報道過這樣一個非常典型的老年人網絡生活縮影:用美篇或小年糕導入手機里的照片,制作帶BGM的視頻,用糖豆學習廣場舞,用抖音、快手刷短視頻,用微信、QQ聊天,用頭條、搜狐、網易看新聞,用喜馬拉雅聽書,用拼多多、京東和淘寶購物,最后用全民K歌、開心消消樂消磨時間……從這上面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老人覺得晚年生活苦悶孤獨,沒有人可以傾訴,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方法,我們可以嘗試利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平臺,找到自己的興奮點,過上屬于自己的愜意生活。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