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產品、消殺裝備……青島科企“硬核科技”研發跑出“加速度”
聚精會神研發攻關,全力以赴加快生產,疫情期間青島科企用“硬核科技”推出一批快檢產品、消殺裝備和信息化管控系統
科技創新在疫情防控中“淬煉成長”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7日訊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突如其來的疫情為青島的科技企業吹響了“集結號”,自三月份以來,大量科技企業拿出“看家本領”,聚精會神研發攻關,全力以赴加快生產。從山東省首個獲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到國內首創的集裝箱專業消殺智能機器人,再到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一體式醫用防護服……各個領域的科技企業為青島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守護人民安全健康筑起一道“科技防線”。與此同時,青島的科技創新力量也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淬煉成長。
新冠病毒快檢技術研發跑出“加速度”
快速且大規模的新冠病毒篩查是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3月25日,市科技局公示2022年青島市科技計劃科技惠民示范專項(生命健康領域--應急攻關)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名單,聚焦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檢測產品研發及產業化、自動化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產品開發兩個方向,青島海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島浩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科技企業攜最新研發項目前來“揭榜”。接下來,這些項目還將接受專家評審,最終獲得立項的項目將獲得最高200萬元資金支持。兩個項目將在新冠病毒快檢產品的便捷化、自動化、產業化等方面實現進一步突破,為青島疫情防控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實際上,在此之前,我市一些科技企業已經在新冠病毒快檢技術研發上跑出了“加速度”。3月18日夜間,青島漢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山東康華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正式上市,這是山東省首個獲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漢唐生物相關負責人楊帆介紹,本次獲批的抗原檢測試劑盒具有樣本來源靈活,取樣方便;15分鐘內快速篩查新冠病毒,縮短等待時間;分裝預混液開蓋即用,更加省時省力;產品特異性好,一般不受其他病毒、藥物干擾等優勢。
讓新冠病毒檢測更高效,很多科技企業還在設備上發力。從樣品加樣到出具結果,核酸檢測通過一臺小巧的“掌上機”就能完成,這樣的設備很快將在青島誕生。近期,青島簡碼基因正在加速研發手持式一體化核酸快檢設備。與以往的核酸檢測設備相比,這種一體化“掌上機”重量不足300克,體型小更便攜;操作更簡單,非專業人員也可使用;30分鐘出結果,通過藍牙就可在手機上獲取報告;產品準確性優于試紙條。據簡碼基因相關負責人馬翠萍介紹,這種設備適用于社區、基層醫療、家庭等多元化應用場景中,目前該設備已進入樣機研發階段。
在湛山廣場,一些市民正在一個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前排隊等待做核酸采樣。別小看這種“小房子”,麻雀雖小,卻有著“科技五臟”。這是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全流程核酸安全采樣工作站,集登記、采樣、存儲、轉運、消殺等功能于一體。市民通過核酸采樣工作站,在同一窗口內就能走完從登記到采樣全部流程;站內搭載了正壓新風系統、消殺系統、空調系統等,不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還能讓工作人員無需穿厚重防護服,得以“輕裝上陣”,讓采樣工作更舒適安全。海爾生物醫療已在各區市免費投放了數十臺采樣工作站,以緩解核酸采樣點的工作壓力。
消殺防護技術涌現“國內首創”“國際領先”
消殺防護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本保證,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消殺防護不但更省時省力,還更安全嚴密。集裝箱消毒清洗是港口物流服務鏈條中疫情防控的重點環節之一,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東港公司,一臺消毒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遠程操控下有條不紊地給集裝箱進行全面消毒。與此同時,在集裝箱后方,一排固定消毒噴頭在工作人員的“一鍵控制”下,也開始對冷藏箱機組進行消毒。這是青島港聯合青島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成功研發的集裝箱自動消毒、沖洗機器人及固定配套設備,其中關鍵核心設備——智能機器人及固定設備是國內首創的專業應用于集裝箱消毒、清洗的高科技設備,能夠實現集裝箱消毒清洗業務板塊的全過程零接觸、自動化作業。其中的智能機器人配備了不銹鋼霧炮機、360度可旋轉攝像儀、柴油發電機組,可以對集裝箱進行360度無死角全方位消殺。澳西智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智能機器人在青島港運行一年以來,性能平穩,一臺機器人一天能消殺兩百多個集裝箱,極大節省了人力。
同樣省時省力的還有青島威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舒適型一體式一次性防護服。前不久,威達生物向社區防疫人員捐贈了該款防護服260套,這種防護服集護目鏡、口罩、防護服于一體,具有強力隔離病毒、高透氣透濕、視窗開闊、支撐無壓痕、鏡片無霧氣、穿脫方便、持續時間長等七大特點,實現個人防護用具由傳統的15件精簡到7件,穿脫時間由27分鐘縮短到9分鐘,能更好地幫助一線防疫人員減輕負擔。據了解,這種一體式一次性防護服在2021年成為山東省首個創新醫療器械項目,并通過了科技部《科技查新報告》的國際查新,具備國際領先水平。不過,威達生物并未就此停下腳步,而是繼續以科技賦能,對這種防護服的性能和品質進行持續升級,以便更好地為防疫一線人員服務。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科技企業將自主研發的消殺產品捐贈出來助力抗疫。青島華云空氣科技有限公司為防疫一線捐贈等離子空氣消毒機10臺,其對新冠病毒殺滅率可達99.96%;青島巉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持續為防疫一線捐助氣溶膠噴霧消毒機、消毒劑等防疫物資,這些新技術產品的使用范圍還擴大到了湖北、河北、遼寧等地抗疫一線。
信息化管控系統升級“大腦”讓防疫更加“智慧”
信息化管理是精準防控疫情的關鍵支撐,科技讓防疫更加“智慧”。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建投科技全民核酸檢測管理平臺的程序員們經常吃住在單位,面對暴增的數據輸入,他們與疫情搶時間,緊盯數據與代碼,讓平臺穩定運行。全民核酸檢測管理平臺主要是助力市級范圍內的疫情精準防控,支持全民核酸檢測以及應檢盡檢人員、特定區域人員核酸檢測等全程實時信息化管理。該平臺能夠進行高效的信息讀取,平均每人只需5秒即可完成身份識別、信息核對和登記,全程無紙化,安全高效;可將檢測數據以市一級別的“全景圖”和區(縣)、街(鎮)各級別的檢測“進度圖”方式展示出來,界面形象直觀,能夠進行可視化操作,助力實現快速核驗和決策;可以實現衛健委、疾控中心、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街道辦等多個部門的數據匯聚與系統聯通,實現相關數據的大集合,滿足跨部門、跨機構、跨地域疫情的聯防聯控和協同管理需求。可以說,平臺上的每一個數據,都忠實記錄著青島疫情防控工作的“足跡”。
作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沿陣地”,隔離管控場所是管理、監控的重中之重。3月上旬,天博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萊西市關于加強隔離人員信息化管控的緊急通知,公司爭分奪秒部署,在不到兩天時間內上線了疫情隔離管控系統。該系統通過隔離場所實時監測、即時數據采集及處理、異常情況預警等功能,將隔離場所、人員監管、應急處置等各環節統一納入平臺進行管理,極大提高了防控效率,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據了解,這套系統自全球新冠疫情暴發之初誕生,后根據防疫需求不斷升級,兩年來已經在國內外多個城市落地,為科學精準防控疫情保駕護航。
在此輪疫情中,眾多島城科技企業拿出“硬核科技”助力抗疫,展現科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與此同時,諸多誕生于青島的技術和產品在疫情中“淬煉成鋼”,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站穩腳跟。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科技用特有的“力量”筑起安全防線,也將用獨有的“溫度”迎接春和景明。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