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探訪:青島這條待建快速路 為何如此受關注?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倍 攝影、視頻 張力偉
快速路網建設不僅能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快速道路帶來的出行便利,更有助于補齊城市發展短板、助推城市各板塊均衡發展,勾勒現代化大都市的嶄新格局。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遼陽路快速路有了新消息,福州路-海爾路段工程方案已進入批前公示階段。
根據規劃,該工程西起福州路,與遼陽路(南京路-福州路段)交通結建工程銜接,全長約4.7公里,向東利用現狀地勢主線雙向六車道下穿,過勁松一路后爬升至地面,采用雙向六車道高架橋上跨勁松三、四、五、七路后落地,以地面快速路形式接入海遼立交。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發達的交通路網,不僅能讓百姓享受到出行的便利,更是一座城市騰飛的源動力。
在歷版的青島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中,遼陽路一直被定位為城市快速路。攤開青島地圖,杭鞍高架路-遼陽路快速路西起環灣路、東至青銀高速,全長13.8公里,沿線穿越CBD中央商務區、浮山新區及嶗山商貿區等區域,承擔起了青島主城區中南部東西向交通大動脈的重任。
如今,這條大動脈中的環灣路-南京路段已于2007年建成通車,海爾路-青銀高速段已于2017年底建成通車,南京路-福州路段也已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福州路-海爾路段成為了僅剩的尚未實現快速化改造的路段。
今年6月,青島在《青島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公眾征求意見稿中將“交通路網銜接不暢”列為青島發展四大短板之一。《2021年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青島的交通健康指數在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00萬輛級別的城市中排名第八,三季度高峰出行時間已達暢通狀態下的1.832倍,高峰平均行車速度僅為24.97km/h。
隨著城市車輛保有量的迅猛增長,大量車輛快速進入杭鞍高架路,尚未實現快速化改造的遼陽路(福州路-海爾路段)高峰時段內交通擁堵嚴重。若該路段實現快速化改造,不僅能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快速道路帶來的出行便利,緩解該區域交通壓力,對于加速促進三岸城區同城化、同質化發展,盡早建成“聚灣強心”的環灣型“大青島”也具有重要意義。
但高架橋帶來快速交通之余,副作用也難以回避。
時間回到2017年3月,青島市環保局網站發布《遼陽路快速路(南京路-福州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告》,但直到2020年10月,南京路-福州路段才正式開工建設。
如今到福州路-海爾路段,由于線路兩側就是青島市區最大規模的居住區域——浮山后片區,因此,工程早在今年7月就已經公示,卻也因沿線居民擔憂高架對周邊居住環境產生影響而阻滯不前。
“眾口難調”,這是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一向無法忽視的難題,也就是所謂的“鄰避”問題。即使像福州路-海爾路段快速化這樣具有公眾利好性的待建工程,也會因其“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讓周邊居民產生強烈的“別建在我家后院”的想法,既要解決青島日益嚴重的擁堵問題,又不能損害沿線居民的利益,也許對任何相關方來說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目前,關于遼陽路快速路(福州路-海爾路段)工程啟動已向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將充分征求市民意見。同時,該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也進行了第一次信息公示,其實近幾年來,城市建設中的“鄰避風波”并不少見,但從目前來看,大部分方案最終都會充分考慮到沿線居民的利益。而要想破解眼前這場“鄰避”困局,就要直面市民的質疑與擔憂,同時提升工程建設信息的公開度、透明度,多方共建才能建設出一座更有獲得感、幸福感,人民更加向往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