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青島人!”在青打工的一家三口,為什么這么說?
出生時完全沒有呼吸、心跳和反應,
體重僅2200克,
只有兩個巴掌大,
經過醫護人員一個月的精心呵護救治,
這個早產嬰兒現在體重增至了2700克,
各項生命體征平穩。
昨天上午,在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兒科病房
上演一場溫暖人心的“滿月禮”。
這是冬天里尋常的一天,
但對于來青務工的
38歲“快遞小哥”張麗恩來說,
卻是期盼已久的重逢和團聚日。
一家三口通過視頻團聚。
這一天,早產的女兒小糖果離開了重癥監護室,
在兒科病房迎來滿月。
雖然小糖果的媽媽依然住院治療,
但通過爸爸的手機視頻連線,
這一家三口在一個月來第一次在線“團聚”。
孩子的“戰場”
闖過多道關生命體征平穩
“你看她,都有小雙下巴了”“她在抓我的手”……昨天,在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兒科病房內,張麗恩不停地跟視頻那頭的妻子描述著女兒的一舉一動。
氣球、蛋糕、蘋果……充滿溫馨童趣的兒科病房內,有醫護人員為寶寶精心布置的滿月現場;也有從出生起便無奈相隔的父女親情;更有一段與死神賽跑的緊張救治。
11月9日,張麗恩懷孕32周 5的妻子黃女士突發昏迷,被送往八醫緊急搶救。送到醫院搶救時,黃女士血糖已高到微量血糖儀無法測出具體數值,結合病史,醫生迅速判斷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全身重癥感染,經過會診醫院決定立即剖宮產手術。
八醫兒科主任馬曉宇告訴記者,出生時的小糖果全身皮膚薄嫩,呈現膠凍狀,全身皮膚蒼白,完全沒有呼吸、心跳和反應。“當時小糖果處于重度窒息狀態,情況非常危急。”馬曉宇立刻進行氣管插管,窒息復蘇搶救治療,很快小糖果出現了微弱的心跳,經過奮力搶救后患兒逐漸恢復了自主呼吸,雖然呼吸很微弱,但在場的醫護人員看到了生的希望。
此時,新生兒科病房里,護理人員已經預熱好了暖箱,調試好了呼吸機,搶救單元的各項設備都已就位,隨時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當早產的小糖果被送入新生兒監護病房時,病情極度危重,治療難度巨大。“出生后,小糖果有呼吸衰竭、敗血癥、凝血功能障礙、高血糖、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馬曉宇介紹,新生兒的救治被稱為“闖關”,這個“戰場”需要醫護人員與新生兒一同奮力拼搏。
由于小糖果肺部發育極不成熟,曾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等并發癥,這么小的寶寶一開始只能靠著機械通氣、呼吸機輔助呼吸來維持她的生命。她沒有正常的吞咽反射,插著氣管的她無法吸吮,所有的奶量只能靠著一根細長的胃管鼻飼進去。
早產兒腸胃功能較弱,由開始鼻飼喂養每次1ml、2ml……到滴管喂養3ml、5ml……最后到經口喂養30ml,在醫護人員日夜的精心治療與細心呵護下,小糖果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又因早產兒的血管壁薄,靜脈太細,而生命支持所需的靜脈營養液濃度偏高,于是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先后通過臍帶進行臍靜脈插管,建立了靜脈營養的通道。小糖果一天天變得強壯起來,順利渡過了呼吸關、營養關。
黃女士在孕期感染了肺炎克雷伯菌,病情一直耽誤,導致小糖果出生時神經系統、腎臟、顱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期間小糖果還出現了反復抽搐,經過各種悉心治療,定期監測各項生命指標,又順利闖過了呼吸關、循環關、感染關、喂養關、貧血關等。
如今,小糖果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在“滿月”這天能夠健健康康跟父母隔空見面。
媽媽的“戰場”
一度因肺炎送入ICU治療
25歲的黃女士,是小糖果的媽媽,暫時無法與女兒團聚的她,目前剛從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ICU內轉入普通病房一周。昨日,她在視頻中第一次見到了出生一個月的女兒。
回想懷孕期間,同是快遞員的黃女士在外出時不小心摔傷了腿,只能臥床休息,家庭的重擔便都壓在了張麗恩身上。“那個時候想著我愛人正好可以休息下,好好養傷。”張麗恩告訴記者,他每天一大早出門前為妻子做好一天三頓飯,因為無人照料,本身就有二型糖尿病的黃女士因為長期飲食不規律,再加上肺炎感染,整個人垮了下來。
“那段時間就發現我愛人時不時咳嗽,但每次問她情況怎么樣,她都讓我安心工作,不用操心。”張麗恩懊惱地說道:“我知道她是感覺我壓力太大,不想讓我操心。”結果,隨著時間的流逝,黃女士的病情逐漸加重,直至突然昏迷、胎兒早產。
生產結束后,黃女士由于肺炎病情嚴重,轉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ICU治療,經過專業救治和診療,好消息也再次傳來,黃女士成功轉出ICU,各項體征逐漸恢復正常。因此ICU里無法帶手機,所以是媽媽和寶寶的好轉,才促成了這次難得的“團聚”。
醫生向張麗恩介紹孩子情況。
爸爸的“戰場”
為家連軸轉 感恩社會幫助
38歲的張麗恩還有一個3歲的大女兒,在小糖果住院無法探視的這段時間,他的身上仍然肩負著全家的經濟重擔。收揀、入庫、派送,摸黑出門、夜深回家,每天十幾個小時,每天一兩百份快件,張麗恩是寒冬里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一名普通快遞員。
“妻女都在重癥監護室,不讓家人探望照顧,我相信醫生和護士的專業力量。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等著、盼著他妻子和小女兒早點平安出院回家。”張麗恩掩面而泣,樸實的話語背后,有他曾在妻女病情危急情況下,一次次簽署病危知情同意書的忐忑害怕;有他把沉重的腳步深深印在一層層的樓梯間埋頭送快遞、開著快遞車穿梭在夜幕的忙碌辛酸。
幸運的是,張麗恩也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身邊的溫情:有醫護工作者們的無私奉獻,有同事和家人們的溫暖關懷。
因為妻女一直住在ICU,一個月的時間醫療費用就高達20多萬元,讓本不富裕的張麗恩一家蒙上了一層陰霾。八醫兒科全科室醫務人員得知了張麗恩家庭情況后,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湊了一些錢捐贈給他。而張麗恩工作的企業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后,也立即捐助了一部分資金,并通過各種渠道幫他申請各方面救助。
“感謝醫院的醫生、護士,也要謝謝好心的青島人。 ”張麗恩動情地說,正是有了大家的幫助,才讓他們一家人實現了這次特殊的團聚。
張麗恩還特意買了一束鮮花,送給可愛可敬的“白衣天使”們。
新聞多知點
早產兒呈不斷上升趨勢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胎齡小于37周的新生兒,其中出生體重低于1500克為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低于1000克為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孕周小于28周者稱為超早產兒。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排名世界第二,并近年來仍呈現著上升趨勢。
馬曉宇介紹,早產兒增多,與生育政策的放開、生育年齡變大、生殖技術發展、環境變化等多重因素相關。對于早產兒的救治猶如“闖關”,尤其是一些超早產兒,有可能經歷呼吸衰竭、嚴重感染及喂養不耐受等難關,還有顱內出血、高膽紅素血癥、持續胎兒循環等關口。同時,早產兒由于胎齡小、出生體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生命力非常脆弱。對于這些小寶寶來說,治療和護理都非常重要。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照顧下
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
張麗恩的妻子和女兒正逐漸恢復健康。
你有什么話或者祝福想說嗎?
在留言區留言吧,我們將代為轉達。
來源 | 青島早報記者 徐小欽 楊健 楊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