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項重點任務順利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青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建立“市委農辦—工作專班—責任單位”推進機制,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4.4%
鄉村振興:項目化清單化推進85項重點任務
廈安康養綜合體、石河頭文旅綜合體、莊家疃花饃非遺傳承點……7月底3處“鄉村夢工場”在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啟用,如今,廈安康養綜合體已正式投入運營,簽約的無心聞道·鄉村文創項目辦公場所已經基本裝修完成,將建設文創+供應鏈+直播工作室,探索鄉村文創事業可復制微生態模型。“項目落地‘鄉村夢工場’后,可享受全要素支撐、全周期保障配套服務?!鼻鄭u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吉慶表示。
今年4月,《鄉村振興攻勢作戰方案(3.0版)》印發,“制定完善支持人才返鄉入鄉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政策措施,建設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引導大學生、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和各類科技人員到農村創新創業”是重點任務之一。張家樓街道的“鄉村夢工場”,是以項目思維推進鄉村創新創業的新嘗試,也是青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例證。
85項重點任務順利推進
在建鄉村振興項目971個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之年。今年以來,青島以“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工作,將年度鄉村振興任務總結細化為85項重點攻堅事項,列出任務清單,建立了“市委農辦—鄉村振興五個工作專班—責任單位”推進機制。目前,85項重點任務均達到進度要求。
在平度蓼蘭鎮,七河智慧化香菇菌棒產業園項目3月中旬開工建設,僅僅兩個月后就完成100個智慧化出菇大棚建設,并且建起了600平方米的包裝車間。目前,項目每天可生產香菇近10噸,吸納了200多名周邊村民就業。而按照建設計劃,該項目全部達產后銷售總額約6億元,凈利潤可達65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600個,并可帶動周邊300余農戶種植食用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是以產業振興推進農業現代化。今年以來,青島狠抓項目落地,錨定提升綜合產能、建設集聚發展平臺和推動全鏈融合三大主攻方向,以項目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落地開花。
總投資6.2億元的智慧化工廠暨香菇菌棒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40億元的新希望六和20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8億元的中國建材凱盛浩豐智慧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一個個過億元的鄉村振興產業項目,正在青島多處開工建設。
據悉,今年以來青島過億元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已新立項17個,計劃總投資163.94億元;截至7月底,全市在建鄉村振興項目971個,同比增長5.5%。在這些項目的帶動下,全市農業產值和農村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增加值同比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4.4%、高于城市居民5.5個百分點。
守住穩產保供“基本盤”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扎實推進“項目落地年”的同時,要守住穩產保供“基本盤”。今年,青島夏糧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總產量達到143萬噸,創15年來新高。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34萬畝,布局建設10家市級種業技術創新中心。生豬生產全面恢復,存欄量、出欄量同比分別增長30%、47.5%,畜牧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1.5%,為近十年最高。“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蔬菜總產量同比增長0.5%,水產品總產量同比增長0.3%。
農村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還包括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相比收入,城鄉差距最突出的其實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今年以來,青島狠抓整治提升,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系統化推進、片區化建設、景區化提升,開工建設52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完成26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啟動10個市級美麗村居試點建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響整治提升“春夏行動”,全面排查整治農村改廁問題;新開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649個,竣工153個,實現投資6.44億元;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171個,新改建農村公路182公里,啟動34個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29個漁港污染整治。
下一步,青島將錨定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推進“項目落地年”,實施農業精準招商行動,全力引進一批精深加工、智慧農業、特色種養等大項目,推動在建項目全面提速。突出抓好糧食安全、數字農業、產業融合,深化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實現“多規合一”;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力度,全面完成農村廁所問題排查,統籌開展農村廁所問題整改、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莊道路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重點任務。
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青島正向著目標奮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