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極登“峰”,今日啟幕! 全球目光再聚青島,共享開放新機遇
青山倚碧海,島城聚遠朋。盛夏時節的青島,成為中國又一“國際會客廳”。
由商務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于7月15日至16日在青舉辦。
首屆峰會在青島舉辦,并永久落戶青島!時隔兩載,又從這里再次重啟。
峰會重啟,彰顯了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也將增強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發展的信心。
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
習近平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營商環境只會越來越好,為全球跨國公司創造的機遇只會越來越多。我們歡迎全球企業家來華投資興業,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創美好未來。
這指引著山東和青島在進一步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征程上闊步疾行。
可以說,中國通過對外開放推動國際互利共贏的初衷不僅未曾改變,而且更為堅定。從青島到山東,再到中國,都已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準備在這個高層次的開放平臺上傾聽跨國公司領導人的聲音,在對話中謀合作,在合作中求共贏。
當前,青島承擔著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城市優勢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重大責任。
同時,青島還肩負著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牽頭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大責任。
愈開放,愈合作。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是中國與跨國巨頭的深度交流,將為全球經濟發展指明方向,提供積極正能量。
應約而至,風云際會。
相比較首屆峰會,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不僅嘉賓陣容更加強大,活動論壇、招商對接及展會內容也都提檔升級。
從嘉賓陣容看,截至7月初,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已有境內外企業嘉賓543人、觀察員150人確定線下參會,5818位企業嘉賓注冊線上參會。
其中,參會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達到158家。
跨國公司是新動能的代表和風向標。肩負重任的青島已經成為世界500強投資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
這座因港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站在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01
攜手世界
塑造對外開放新優勢
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定位之下,連續舉辦兩屆的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對山東來說,不僅僅是全球性高水平會議,更是山東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的重量級平臺載體,是借“開放”之勢,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有力實踐。
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布局調整中,山東正積極塑造參與國際合作競爭的新優勢,“十四五”時期,山東提出要在優化全方位開放布局、打造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構建更高能級開放平臺、暢通打造跨海直通的“黃金通道”、提升國際經貿合作水平、推進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實現“六個突破”。
對外開放新優勢上的“求突破”,正轉化成為開放型經濟的“見實效”。2020年,山東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060家,增長21.6%;2021年一季度,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26家,增長42.7%。跨國公司的投資可以為山東吸引更多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端人才,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青島正加快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2021年1-5月,山東省進出口總計10718.6億元,其中青島3156.4億元,約占山東進出口總值的三分之一。
RCEP經貿合作高層論壇、上合博覽會、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等一系列國際盛會的召開,讓青島更深度走入國際視野;與國際樞紐樞紐城市相匹配的現代產業體系的不斷升級,讓青島在國際“合伙人”眼中更具引力與優勢,如今的青島已成為世界500強投資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也正是在“開放”的浪潮中,青島的本土企業也實現向全球知名跨國公司的跨越,海爾、海信等知名品牌在全球站穩腳跟,青啤成為全球啤酒飲料行業首家燈塔工廠,賽輪第二海外基地落地柬埔寨……以開放的姿態參與全球競爭,已經成為青島城市快速發展的強推動力。
02
“好客”山東
世界500強投資812家企業
由此次峰會線上線下、不斷充盈的朋友圈,足見好客山東對外資的吸附力之強。而“好客”之外,更有“待客”之道:在全球資源配置重構的當下,山東持續優化的貿易結構、不斷提升的貿易便利,是極其明顯的優勢。
根據山東省商務廳近期公布的數據:2021年1-5月,山東實際使用外資83.2億美元,同比增長70.7%,高于全國30.9個百分點,增幅列全國利用外資前六大省市第一。
縱觀“十三五”,這份領先優勢始終保持著穩定的勢頭:
“十三五”時期,山東省累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0685家,較“十二五”時期凈增3653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75.6億美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9倍。
投資規模上,2020年山東共有16市實際使用外資過億美元,濟南、青島、煙臺、威海等市繼續保持規模領先。
此外,還有這樣一組數據格外亮眼:截至目前,山東已累計有219家世界500強,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投資了812家企業,投資總額809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31億美元,吸納就業人數超30萬人。
山東以何贏得跨國公司的集體青睞?
開放的聯動效應、改革的深化推進、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讓逐利的資本看到了掘金的契機;更重要的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新動能的激活與培育,正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來“合伙”開拓更多新的合作領域。
勇立開放潮頭的青島,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要素正在這里加速涌動。
來自青島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首屆峰會舉辦時,共16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投資設立了309個項目。
截至今年6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在青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增至168家,項目增加了49個:
益海嘉里食品工業、泰和嘉柏能源等一大批跨國公司項目持續涌入青島,北京汽車整車制造總部基地、歐力士集團產業運營平臺總部等項目也相繼落地。其中,歐力士平臺總部項目更是青島引進的首個世界500強總部項目。
這既是青島寄望于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所承載的平臺效能,更是青島對自身發放進程的新預期:
可以預見,青島在裝備制造、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一批新增長點快速崛起的同時,必定會為跨國公司投資提供更廣的空間、更充足的動力;
同時,企業的發展與城市的成長相輔相成,跨國公司在青島的落地也必將吸引更多的技術和人才,催生新產業、新業態,以合作謀共贏。
03
激活新動能
助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為放大峰會效應,2021新動能·青島展洽會也將同步啟動。作為山東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舉措,此次展洽會將著力構筑四個平臺:
新舊動能規劃、成果、政策的全面展示平臺;
國際資本和技術對接山東新動能的“雙招雙引”平臺;
跨國公司與山東產業的合作平臺;
國內外新技術新產品的貿易推廣平臺。
實現四個推動:
推動國內外資本和技術與山東新動能的對接;
推動國際高新技術產品與山東廣大市場的對接;
推動產學研的融合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推動傳統產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這樣的匹配定位,昭示著處在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高質量發展轉型期的山東,正努力開拓新格局、撬動新動能,尋找新機遇。
其中,以市場化方式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以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企業升級的青島,也是山東新動能培育戰場上的“排頭兵”,不斷刷新著“四新”經濟的數據占比:
截至2020年末,青島“四新”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已由2017年的25.8%提升到了31.25%,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0%,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更是達到了10%以上。
日前,青島印發《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2021-2022年)》,從重點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科技創新、開放引領等七個方面,明確了30條具體行動方案,轉要素驅動變為創新驅動,為傳統產業不斷尋找新的動力引擎。
因此,展洽會不僅是各種創新成果的展示,更是山東及青島產業增量崛起與新動能蔚然“成勢”的展示。而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打造、新動能的煥活,這是青島對城市“合伙人”的最好承諾,也是企業投資發展的信心所在。
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搭建起的是跨國公司與政界、學界的對話平臺,凝聚的是中國與跨國公司共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廣泛共識,其實這正是一場跨國公司與中國市場的“雙向奔赴”——
跨國公司在重塑全球產業鏈體系中有重要地位,新發展格局孕育的新機遇,也是跨國公司的發展空間與利益空間。
黃海潮起,百舸爭流。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的舉行,正在醞釀著更大的發展機遇;立足山東、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的青島,正在不斷擴大經濟合作的“朋友圈”,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揚帆國際合作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