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出現4家上市公司,城陽的“密碼”何在?
威奧軌道為今年青島首家主板上市企業,天行昆侖科技為青島引入的第一家境外上市企業,高測股份登陸科創板,海爾旗下盈康生命將遷址城陽——
3個月出現4家上市公司,城陽的“密碼”何在?
■5月30日,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天行昆侖科技將總部遷至城陽,成為青島引入的第一家境外上市企業。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王作巖
資本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發展的晴雨表。在中國,由于一系列“門檻”的存在,上市公司一般被視為相對優秀、發展前景更有保證的公司。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體現區域經濟發展能力。
5月22日,位于城陽區的威奧軌道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今年青島市首家主板上市企業;
5月30日,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天行昆侖科技將總部遷至城陽區,成為青島引入的第一家境外上市企業;
8月7日,高測股份登陸科創板,技術密集型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大放異彩;
8月10日,海爾旗下盈康生命發布公告稱,將遷址城陽區春陽路。遷入完成后,將成為青島今年第二家引進的上市公司……
短短三個月,青島新增4家上市企業。細數其誕生地或者落腳點,會發現同一個坐標:城陽區。
疫情讓世界“變”上加“變”,曾經在上市企業方面表現欠佳的青島,如何讓資本市場異軍突起、逆勢飛揚?越來越多的人正關注著這座正在崛起的金融之城。截至目前,青島全市上市、過會(含擬遷入)企業將達到58家,今年擬新增7家,其中4家出自城陽區,占據了青島新增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
那么,城陽的“密碼”何在?
好鋼用到刀刃上
2017年到2019年,城陽區每年僅新增1家上市企業,今年卻跑出了加速度,變化源自哪里?
答案有多個維度。首先緣于城陽區密集出臺的系列扶持政策。
去年以來,城陽區先后出臺了《促進創投風投發展的若干政策》和《關于加快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等創新舉措和優惠政策。城陽區主要領導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要求不僅政策的優惠力度要做到最優,而且政策的兌現速度也要做到最快。
政策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對企業的獎補方式。過去,對上市企業的獎補通常是在上市之后,而城陽區則改變了這一常規做法,在企業上市過程中便開始有步驟地發放補貼款。“上市之后,企業可以募集到大量資金,這時政府再進行獎補,只是錦上添花。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在上市前才更加需要資金的支持,同樣是給支持,為什么不把好鋼用到刀刃上呢?”城陽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說,“這極大地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也釋放了真誠的善意,打消了企業的顧慮,讓企業上市的過程更有信心。”
威奧軌道就是這項政策的受益者。從輔導期到過會,再到正式上市,威奧軌道在上市期間的每一個階段都得到了獎補。在正式上市前,威奧軌道便已經拿到了1000萬元的補貼款。
成全企業創新創意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營造“4+1”的發展生態,推動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為企業提供優質政務服務,則能成全企業創新創意。城陽區全力推動以陽光黨建、陽光政務、陽光發展等五大工程為核心的“陽光城陽”建設,正是服務企業的題中之義。
“與城陽區相關工作人員的每一次交流,我們都能感受到他們承諾的東西肯定能兌現,感受到他們是發自內心歡迎我們。”天行昆侖科技的高管張紹林說,青島是座海濱旅游城市,十分適合豪車租賃行業的拓展;同時也具備扎實的產業承接能力、科研教育資源和市場拓展空間,在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車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園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天行昆侖科技兩年前登陸納斯達克主板市場,是美股中概股中第一家主營豪車租賃和高端出行業務的企業。5月30日,這家中概股公司將上市公司總部從北京搬遷至城陽區,成為青島引入的第一家境外上市企業。
彼時,天行昆侖科技要離開北京,“爭奪”這家公司的城市很多,青島的發展前景和城陽區優質的營商環境是最終勝出的關鍵一環。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城陽區還建立了分類跟蹤服務機制,逐一建立重要節點工作臺賬,重點跟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與此同時,深挖項目資源,建立完善上市后備資源庫。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8月10日,盈康生命發布公告稱將遷址青島市城陽區,成為繼天行昆侖科技之后青島今年引進的第二家上市公司。盈康生命是一家聚焦腫瘤治療綜合解決方案的公司,最初的注冊地是在東莞,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去年3月,海爾集團入主,成為該公司實控人。從去年至今,盈康生命股價節節攀升,目前總市值已達153億。
細數青島已有的上市公司,制造業居多,而原生于互聯網、生物醫藥等新領域的企業鮮見。天行昆侖科技、盈康生命的相繼落地,為青島的發展注入了新力量。
讓資本之水激蕩
流動的資本會在城市與城市間、城市與企業間、企業與企業間搭建起信息、人才、技術、市場、管理等要素相互契合的平臺,賦能城市發展方方面面。青島正全力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以資本之力推動人才集聚、科技創新、產業蝶變,讓資本之水激蕩發展的“大江大河”。
自2019年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之后,城陽區成立了產業引導基金,建立了風險共擔的跟投機制,迅速吸引了總規模110億元的10只備案基金落戶。今年上半年,在“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上,城陽區陽光創新投資中心正式揭牌運營,打造創投風投落地專業服務平臺,成功為聚源芯星、安芙蘭等13只備案基金落戶提供了一站式服務。
“在中國,哪個城市能在3天之內把基金注冊落地?”今年6月,中芯聚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有些焦急,出于中芯國際的上市需求,中芯聚源需要極速注冊一只基金,而此時留給他的時間僅有3天。然而,注冊一只基金通常的流程需要10個工作日。對于只剩3天時間的他來說,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打聽了一圈之后,幾經輾轉,有業內人士給他推薦了城陽區。城陽區果然沒讓他失望:6月3日提交材料,6月4日便完成了基金的注冊落地。從此,城陽區效率高、落地快的好印象很快在資本圈傳開。此后,陸陸續續又有多家公司找到城陽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表達了希望進駐青島的意愿。
目前,城陽區共有中基協備案基金管理人22家(含高新區),備案基金27只,總規模達200億元,實繳到位超80億元,創投風投集聚高地效應正在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