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獲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0日訊 30日晚,第二屆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發展評估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榮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
此次高峰論壇由《環球時報》主辦,環球時報-環球輿情中心提供數據與研判支持。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調查以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為研究手段,經專家學者等專業評估,參評指標包含政務管理效力、產業發展實力、商業可塑活力、社會活動創造力、園區品牌影響力五大指標。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了高效的服務保障,最終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
據悉,2019年8月獲批以來,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主動推出多項政務服務舉措。一年來,青島片區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59類行業率先開展“一證(照)通”改革,全面破解市場主體“準入不準營”的難題;在全國率先上線企業設立智能登記“秒批”系統,企業開辦設立實現1個工作日全部辦結;片區內西海岸新區、保稅港區、國際經濟合作區三個審批大廳正全面打通,爭取“一網通辦”;片區內社會投資類、政府投資類項目主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33、60個工作日,比省、市目標分別壓縮了5、20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控制在80個工作日之內。
優質的營商環境及制度創新,帶來了片區的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在面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形勢下,青島自貿片區利用外資2.36億美元,同比增長86.8%;新增納稅企業3388戶、增長28.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增納稅人增幅均超過50%,新增納稅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據了解,除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外,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區等入選“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凱 通訊員 陳娜 管苡曉)
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獲獎名單
廣州開發區
蘇州工業園區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成都中法生態園
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