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萊高鐵平度段5月底完成鋪軌 計劃12月底前開通運營
記者4月2日獲悉,日前,濰萊高鐵四標三分部平度段最后一塊軌道板澆筑完成,標志著該段歷時6個月,率先完成全部無砟軌道板鋪設任務,為濰萊高鐵平度段5月底完成鋪軌打下基礎。按照計劃,濰萊高鐵將于9月1日聯調聯試、12月底前開通運營。
架梁機正在架梁
建“移動保溫室”應對零下7℃低溫天氣
據悉,2019年10月,濰萊高鐵四標三分部拉開全線關鍵性控制工程無砟軌道施工的序幕。按照質量規范要求,底座板的混凝土入模溫度不能低于10℃,養護溫度不低于5℃。而去年平度地區最低氣溫達到零下7℃,這給此次無砟軌道冬期施工帶來極大挑戰。
鋪軌現場
項目部自創“移動保溫室”來解決這個問題。相比傳統的大范圍養護暖棚,這個長11米,高1.7米“移動保溫室”,外有5公分厚的“棉衣”,內有大功率暖風機,確保棚內溫度大于10℃,讓寒冬中的無砟軌道板可以享受春天般的溫暖。而棚架底部設置的滑輪,讓棚體多了一份靈活,整體移動起來不但增加了周轉效率,還使養護更加精準,提升了整體施工效率。混凝土拌和站罐體及料倉保溫設備也安裝了智能溫度檢測體系,確保冬施混凝土品質。
誤差小于2毫米,確保鋪設精準定位
為保證高鐵時速350公里平穩運行,精度標準是壓倒一切的“硬指標”。無砟軌道板每個重達7.5噸左右,同時需要四個工人用手中的精調工具,來控制平面左右位置,以達到精度在2毫米之內的要求
,為高鐵安全運行舒適提供保障。
施工人員正在精調軌道
在無砟軌道鋪設現場,4名工人在測量人員的指揮下,根據全站儀的測量數據指標,同步俯身旋轉扭矩扳手對軌道板進行粗調,以確定軌道板的位置。而在軌道板精調階段,測量調整工作更是需要4個精調點密切配合,確保最終成型后的相鄰軌道板頂面,相對高程和平面位置誤差均小于2毫米。
全線12月底前開通運營
目前,濰萊高鐵平度段線下工程已全部完工,計劃5月底完成鋪軌。
濰萊高鐵作為山東省內“三橫”快速鐵路網的“中部通道”,東接青榮城際鐵路和榮萊高鐵,西連濟青高鐵,正線全長126公里。通車后,煙威地區的列車不必再繞行膠州北站,通過濰萊高鐵可直線到達濰坊、淄博、濟南以及全國各地,實現濟南與煙臺的“兩小時生活圈”。
按照計劃,濰萊高鐵將于9月1日聯調聯試、12月底前開通運營。建成后將成為膠東半島東部地區至內陸的便捷通道,對推動區域城市群形成,完善城市群產業合理分工、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