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688億元 膠州打造高端臨空產業基地
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北方消費中心。
青島新聞網3月26日訊(記者 任俊峰)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作為一個新區,正處于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階段,如何摒棄數量規模型發展老路,提高畝均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集約利用土地,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膠東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綜合辦公室主任孫祖斌。
記者:孫主任,您覺得強化“畝均論英雄”對臨空區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孫祖斌:臨空區目前正處于開發建設的關鍵階段,如何在建設初期就選準發展模式,走出一條集約化、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劉建軍書記提出的“樹牢‘畝均論英雄’理念,‘向地下要空間,向空中要效益’,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要求,對于加快臨空區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端臨空產業基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記者:臨空區在踐行“畝均論英雄”理念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
孫祖斌:我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保證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實現產業發展科學化、經濟產出最大化、土地利用集約化。臨空區設立之初就制定了《產業項目入園條件及評估管理暫行辦法》,設置了5個入門指標,7個優選指標,并建立了項目評價體系,每個項目落戶前,都要會同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對項目進行論證,不僅要比較項目土地利用、生態、資源消耗等指標,還增加了臨空指向性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等,通過提高項目入園門檻,保證了臨空區招商引資的質量。
愛琴海購物公園
記者:在招商引資中,臨空區如何推動“畝均論英雄”落地落實?
孫祖斌:結合“圈層+廊帶”的發展規律,我們編制了《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3+4+4”的產業體系,著力發展3大航空服務業、4大臨空高新技術產業和4大臨空現代服務業,打造千億級臨空產業鏈。招商過程中,許多大型企業集團看好臨空區發展前景投來橄欖枝,但是項目占地面積大,土地利用不集約,我們只能拒之門外。臨空區已經變傳統的招商引資為挑商選資,按照產業招引目錄,瞄準世界500強知名臨空關聯企業,開展定向招商,大力招選“畝均英雄”。截至目前,臨空區已經儲備重點項目36個,總投資1688億元,已達到千億級產業規模。其中不乏空港綜合保稅區項目、中聯天潤上合服貿示范園項目、紅星美凱龍項目、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項目、北方消費中心項目等投資過百億的大項目。
國網紫光芯片和云數據總部項目是“新基建”板塊投資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也是名副其實的“畝均英雄”,項目占地212畝,未來項目達產后,每年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100億元。
記者:我們知道新機場周邊可謂是寸土寸金,臨空區在節約集約土地利用方面有哪些做法?
孫祖斌:日前,青島千里行集團有限公司來膠對接空港國際名品保稅展銷中心項目設計方案,我們對方案提出的修改完善意見為:容積率達到1.5以上,建設多層倉庫,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向空中要效益”。
“上天入地”,節約集約用地,“向地下要空間”。隨著濟青高鐵和地鐵8號線的建設,膠州北站成為重要的門戶和樞紐,我們在膠州北站周邊布局臨空TOD雙創生態智慧生活區,在站前廣場地下一層,規劃建設了29000平方米的地下商業中心項目,依托“地鐵-地下空間-高鐵”無縫隙便捷交通流線組織,設置商業空間、便民服務空間、餐飲空間、休息空間、公共交通空間、出入口通道等,將軌道交通站點與片區城市空間有機地聯系起來,營造區域級“城市客廳”環境,吸引各方客流,促進城市空間升級,項目將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不僅如此,臨空服務中心、綜保服務中心等項目都規劃建設了地下兩層,最大程度地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北方消費中心項目將結合地鐵8號線膠東站點和商業設施,設計地下商業空間,并進行一體化連通,打造成為中國北方獨具航空特色、各類高端消費業態集聚的空港高端商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