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多項指標排全省第一!2019年度山東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結果公布
青島日報2020年3月13日1版
2019年度山東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結果公布
青島多項指標排全省第一
綜合考核、“雙招雙引”均列一等第一名,6個單項中有3項居第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山東省考核工作辦公室11日公布了“2019年度山東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結果”。在“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等次”中,青島位列一等第一名(上年為一等第三名);在6個“單項獎勵”中,青島奪得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雙招雙引、鄉村振興戰略三個單項冠軍;在“雙招雙引等次”中,青島位列一等第一名。
2019年,國家戰略層層疊加的青島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在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表現都出類拔萃,堪稱“現象級”城市。青島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強抓實體經濟建設,提升重點區域發展能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學深圳、趕深圳”,全面發起15個攻勢,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提質發展態勢,新動能不斷培育,高質量發展的力量在集聚,青島走上了一條以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經濟發展上,2019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11741.31億元,較2018年凈增791.93億元,增幅達到6.5%,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4、1個百分點,人均GDP為12.5萬元,高于全省77%,高于全國76%;在增進社會民生福祉上,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52元,增長8.2%,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目標30萬人,實際新增就業75.1萬人。
回顧過去一年,青島最大的變化在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提升。青島從思維模式上突破,從招數打法上創新,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全面發起15個攻勢,并把15個攻勢作為15組改革來突破,作為面對開創性、突破性事業時的主戰場,通過思想方法的轉變、工作方法的革命,形成了一套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青島打法”,包括平臺法、點穴法、逆茬刮鱗法、乘數法、強攻山頭法、典型引路法等等,極大地增強了工作的創造性,把握了工作的主動權。
從各單項看,2019年青島的表現也不俗,尤其是在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雙招雙引、鄉村振興戰略三個方面有著鮮明的青島特色,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這也是青島能在這些領域拿到冠軍的主要原因。
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三核之一,青島始終致力于“當好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排頭兵、驅動器,率先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年,青島主要做了提質量、增后勁、強活力、優環境“四篇文章”,新舊動能轉換的“勢”正在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形”。青島加快構建“956”產業體系,優勢產業不斷壯大,智能家電、海洋交通運輸、醫藥康養、影視文化、財富管理金融等7個產業集群成為全省首批“雁陣形”產業集群,數量居全省第一。傳統產業持續升級,604個重點工業技改投資項目深入推進,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31.7%。新興產業加快崛起,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集成電路等產業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6.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1.8%,“四新”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接近30%。
青島在“雙招雙引”上表現突出,在全省考核中,2018年,奪得“雙招雙引”單項獎第一名;2019年,獲得“雙招雙引”一等第一名。這源于青島堅定地把“雙招雙引”作為開放的核心,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青島轉變傳統思維模式,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充分發揮會議、展覽聚集新元素,發現新組合的作用,打造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平臺。舉辦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通過創投風投基金招引、投資項目58個,2019年,全市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71家,管理規模821.2億元,同比增長28.3%。瞄準行業第一排大企業,搭建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頭部資源和集成平臺。央企青島四季行就簽了67個項目、總投資1700多億元,華為、科大訊飛、正和島、華夏基石、創業黑馬、商湯科技等各類頭部企業和企業社交平臺接踵來青。
2019年,青島在“雙招雙引”上的成效相當顯著:在利用外資方面,2019年,青島實際使用外資58.4億美元,占全國的4.3%,總量位列全國城市第六位、計劃單列市第二位、全省第一位;在利用內資方面,2019年,青島引進內資2493.3億元,同比增長15.6%。來自省外投資1829.7億元,占73.4%。強有力的“雙招雙引”為青島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2019年,青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6%,增速創近七年新高,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今年以來,青島全面推行“互聯網+招商”模式,海內外企業持續投資青島的勢頭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到影響,招商引資取得了階段性積極成效。僅僅2月份一個月,青島就推動網上簽約重點項目221個、總投資2603.5億元。
在推動鄉村振興上,青島改變了“打法”,發起鄉村振興攻勢和突破平度萊西攻勢,著力打好六場攻堅戰,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青島力量。攻勢取得顯著戰果。2019年,萊西市投資增速超過30%,增速位列各區市第三。全市新簽億元以上農業項目16個、總投資258億元。有了項目支撐,產業就興旺了,全市實現農業增加值436.21億元,實現了平穩增長。2019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青島“一區兩市”——即墨區、平度市、萊西市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青島由此成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田”,為青島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注入了新的動力。
青島日報評論
咬定全年目標更加奮發有為
□青島日報評論員
在11日公布的2019年度山東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結果中,青島獲得綜合考核一等第一名、雙招雙引一等第一名和三個單項第一名。這一歷史最好成績,來之不易。
有付出就有回報。2019年,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學深圳、趕深圳”,發起15個攻勢,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推動思想觀念轉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以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以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2019年,青島的發展目標、發展路徑進一步明確,發力進一步聚焦,發展的形象進一步提升,“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來青島發展就是站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新風口”,對國際國內的資本感召力進一步增強。2019年,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上合示范區和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為青島聚起了強大的發展勢能,“搞活一座城”,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全面起勢。
越是成績面前,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去年我們取得的成績,只是一個開端,只是入軌、乘勢。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有許多山頭需要攻克,還有許多弱項需要強化,還有許多短板需要補齊。比如,“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任重而道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夠快,尚未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的“蝶變”效應;營商環境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需持續發力;全市黨員干部市場化、法治化觀念還需進一步提升,專業化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城市間的競爭百舸爭流、不進則退,進位爭先的壓力前所未有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我們絲毫沒有理由痛飲“慶功酒”,絲毫沒有理由沾沾自喜、自我陶醉。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故曰:‘自勝之謂強?!痹诩ち业陌l展競爭中,我們不僅要贏得對手,更要不斷戰勝自我。
肩負著時代的重任,我們唯有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堅持世界眼光、國際視野、全球胸襟,瞄準“領頭雁”“排頭兵”,擔當作為、攻堅克難、埋頭苦干,同時發揮好綜合考核的“方向標”功能和“指揮棒”效應,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把青島加快建設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沈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