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人圍觀互動 青島這條百年老街火了!
青島新聞網3月7日訊(記者 劉倩倩 寧冠宇 見習記者 林詠梅)由青島新聞網主辦的線上直播科教類節目《青島金融大講堂》之“走進館陶路,探訪‘青島華爾街’前世今生”圓滿落下帷幕,截至節目結束,累計吸引20萬網友在線“云逛街”。
8國,60余家企業,25棟歷史建筑,121年歲月,館陶路延續著老青島金融的血脈,又承載著青島新金融的希望。節目主持人和6位嘉賓對館陶路進行實地查考,從不同角度切入為大家解說20世紀初“青島華爾街”形成的原因,回顧歷史的同時,嘉賓們還對新舊優勢疊加打造青島新金融集聚區,助力青島實現產業升級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館陶路,這條承載著青島城市金融歷史最濃墨重彩篇章的街道,又將煥發新的生機。
館陶路街區初建于1899年。作為大型公共歷史建筑最為集中的街區,館陶路早已成為青島老城區的一張名片。在20世紀30年代,它曾作為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作是“青島的華爾街”,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為進一步提升青島老城區的文化內涵,如今的館陶路,承載著打造“青島新金融”城市民名片的重任,市北區委、區政府按照青島市舊城改造的整體框架,正在以重塑館陶路金融街為切入點,以新金融的導入為契機,助推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港口是‘骨架’,貿易是‘動脈’,金融是‘血液’,創新是‘翅膀’,只有用創新為航運、貿易、金融賦能,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青島市市北區委書記張新竹如是說。
三棟古建 帶你走近“青島華爾街”
3月6日下午,在市北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將直播鏡頭轉向市北區館陶路,探訪這條過去的“青島百年華爾街”,未來的“青島新金融集聚區”。
本期直播,還邀請到青島取引所整體負責人王克青、青島市青年金融人才協會秘書長宛天巍、80歲館陶路老市民張宏光,走進青島取引所舊址、橫濱正金銀行舊址、三菱洋行舊址,吸引20萬全國網友在線觀看直播,逾3000人次互動留言。
第一站 青島取引所舊址
青島取引所舊址。
直播第一站,來到了位于市北區館陶路22號的青島取引所舊址。青島取引所整體負責人王克青介紹,它始建于1920年,是當時代亞洲體量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取引所”是日文漢字,是證券與物品交易場所的意思,當時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土產交易、期貨貿易、錢鈔兌換、股票交易等。
青島取引所整體負責人王克青。
不難發現,其建筑設計整體具有文藝復興建筑風格,室內采用西方古典手法。整個建筑采用單廊溝通各個部分,四處上部設天窗的內開井為交易大廳,廳內設有陶立克式柱子,頂部拱形天窗和上檐處理成一個整體。據介紹,2014年起館陶路22號開始重新進行修繕,擬打造成以文化為主的集博物館、美術館、影視拍攝、婚紗攝影、主題酒店一體的綜合建筑。
青島取引所舊址內景。
青島取引所舊址天臺。
作為節目特邀嘉賓,青島市青年金融人才協會秘書長宛天巍談起館陶路也深有感觸。“金融,關鍵是資源底部的集聚。”宛認為,2020年的館陶路,繼承了先進的港口、種類豐富的制造業、活躍的銀行貿易體系等歷史資源,主要金融元素完全具備,館陶路能夠重新點亮金融街的繁華之光。據悉,青島市青年金融人才協會作為第一批擬入駐企業,在館陶路發展。
節目特邀嘉賓,青島市青年金融人才協會秘書長宛天巍。
第二站 三菱洋行青島支行舊址
在了解完22號青島取引所后,主持人取道館陶路3號三菱洋行青島支行的舊址。該建筑占地面積約4825平米,建筑風格為歐洲古典主義,三菱洋行舊址分為上下兩段,下段由八根愛奧尼克柱支撐,不同于22號取引所磅礴大氣的建筑風格,這座建筑整體優雅簡介,據節目嘉賓介紹,愛奧尼克柱的特點是比較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
據了解,市北區重點招商項目——洪泰資本控股集團“山海會”即將落地與此,目前的裝修以翻新為主,不會破壞整個建筑的風格風貌。
三菱洋行青島支行舊址。
第三站 橫濱正金銀行舊址
直播的最后一站,節目眾人來到了位于館陶路1號的橫濱正金銀行舊址,如今,隨著歷史發展和時代變遷,這里已成為青島銀行館陶路支行營業廳。
80歲的館陶路老市民張宏光講述老街歷史。
談起“青島華爾街”,80歲館陶路老市民張宏光如數家珍。“館陶路街區是目前青島大型公共歷史建筑最為集中的街區,街區現有現存德式、日式風格的歷史優秀建筑共11棟。”他講到,20世紀30年代,館陶路作為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作是“青島的華爾街”,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市北在尊重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提出復興青島華爾街的設想,建設青島新金融集聚區。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偉大的舉措,既保護了歷史建筑,又很好地傳承了青島的城市文化基因,還能帶動老城的復興。我為市北區委區政府點贊,更期待老街再現昔日輝煌。”
青島新金融集聚區 未來新金融發展地標
按照市北區產業發展規劃,市北區定位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重點發展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新金融發展的落腳點就是打造青島新金融集聚區,沿著“六個一”新金融集聚發展模式,形成一個“集聚區”、一條新金融街、一個新金融產業園、一批新金融智庫、一套新金融產業扶持政策,一支專項產業基金。
館陶路1號,將落地春光里集團“青島創投生態園”項目,打造產業特色鮮明、上下游資源集聚、創新創業生態多元化的創投生態園區,建成后將由國內知名專家、企業家定期舉辦投資培訓、創業講堂、創業沙龍,組織行業大咖與技術性人才的聚集交流,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群體來青工作生活,最終實現產業鏈、資本鏈、技術鏈、人才鏈“四鏈合一”。
而在館陶路3號落地的洪泰資本控股集團“山海會”項目,將立足市北覆蓋青島面向全國,用專業服務和豐富創投資源,發揮洪泰資本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資源優勢,打造創投生態圈,樹立起市北區獨特創投標簽,形成“募、投、管、退”全生態服務與運營體系和獨特賽道(產業)創投優勢。在館陶路34號落地新金融園區,將這一帶打造成吸引青年人集聚的創新創業創意創投新高地,未來青島新金融發展的新地標。
據市北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介紹,5月份,這里將舉行開街儀式,為這條百年老街,開啟新的征程。伴隨著青島邁向現在化國際大城市的步伐,“百年館陶路”也被賦予新的使命,作為青島新金融集聚區,沉淀在厚重的金融歷史上再次煥發新的生機,它展示給我們的將不僅是滄桑的歷史,更是美好的未來。
青島,迎來了又一個明媚的春天!青島新金融集聚區的春天,更值得期待!
欄目介紹>>>
一場疫情,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金融生活。“邊防控邊生產”,青島新聞網線上直播欄目《青島金融大講堂》應運而生。欄目面向廣大市民傳遞財經熱點,解讀投資理財策略,普及金融知識,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政府領導和金融業內專家就經濟、金融等熱點問題,與島城市民進行對話,打造線上直播交流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掌握金融知識。從大年初十開始,直播欄目團隊的小伙伴們就帶著無人機航拍器、直播穩定器出發了:
2月3日,股市博“疫”,與網友暢談鼠年首個交易日盤后解讀;
2月11日,共同關注疫情當前,什么保險能保駕護航;
2月13日,分享疫情理賠,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
2月21日,面對央行“放大招”,探尋新一輪MLF下,股市債市理財市場的走向;
2月28日,聚焦青島市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春風行動”,在線解讀政策措施及融資產品(服務)
3月6日,直播走進館陶路探訪“青島華爾街”的前世今生
……
本次疫情對各行各業沖擊嚴重,疫中、疫后如何安全復工復產,加強運營管理,提升用戶體驗,是擺在金融業面前重要的難題。青島新聞網財經頻道對此推出了包括客戶預約系統、人臉識別登記、人臉識別測溫體系、線上直播、航拍、在線營銷等一系列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金融行業復蘇,共克時艱。如需協助,歡迎直接電話聯系,聯系電話:0532-6887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