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新冠肺炎逝者完成遺體解剖 專家:有臨床價值
青島新聞網2月29日訊 今天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工作,相關病理報告對現在的診治以及今后疫情防控有哪些意義和價值?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大家都非常關注病理解剖結果,新冠病毒感染是一個新發傳染病,對它的發病機制、病理特點、組織學損傷等等一系列問題都不是很清楚,而病理解剖工作對回答這些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確實有很好的消息,有11例病理解剖去世的患者,初步的結果大體上可以看到比如痰堵、肺部病變,包括一些血栓的形成,對我們臨床已經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病理解剖從大體標本到組織學到分子病理學以及病原學等等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現在病理專家在和臨床專家一起討論已經見到的這些結果。我們知道單純病理結果只是從病理上看到的,一定要結合臨床,包括病人的基礎疾病,他的既往的疾病情況等等,做綜合判斷,到底死因是死于新冠病毒感染、還是死于他的其他基礎病、還是因為炎癥因子風暴等,這些數據很快就會報出來,然后供臨床治療決策做重要參考。
此外,我們知道病理解剖是非常高風險的一個工作,所以在這里也感謝從事病理解剖的各位病理學專家的貢獻,也感謝臨床醫生做積極的動員工作,更要感謝故去的這些患者及家屬對病理解剖工作的大力支持,因為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病的特點,更好地指導臨床救治、降低病死率。(青島新聞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