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家三口確診患者講述隔離診治背后故事
希望病友們早日痊愈,祝福白衣勇士們早日凱旋,和家人團聚,去品味人間煙火——
青島一家三口確診患者的真情講述
“爸爸,你一定要比我早出院。如果比我晚的話,我就會罰你。”這是青島市民安先生(化名)的兒子在住院時和爸爸說的話。“這是自他出生后,我和他分開最久的一次。”安先生說。
安先生是青島第1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他確診后不久,他的妻兒隨后也相繼確診。
2月23日上午安先生接到出院通知,“感覺突然就輕松了,終于可以回家和早幾天出院的妻子和兒子團聚了!”幾分鐘后,他得知自己需要去市北集中隔離點隔離14天后方可回家。“盡管有些失落,但沒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畢竟我們一家三口都扛過了這一劫。”
“叔叔是來救我遠離病魔的”——
夫妻先后“中招”,熱心人士仗義出手
1月27日,安先生在青島山大齊魯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然后就被留了下來。1月28日,安先生被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當時我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中招’了,就以為是醫院’誤診’了。我身體向來健康,沒有接觸過武漢人,身邊也沒有疑似或確診的人。1月17日我們從泰國回來,那天泰國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但怎么可能那么巧呢?”
當天便被轉送到市胸科醫院隔離病房樓的負壓病房,讓安先生不得不接受自己成為新冠肺炎患者這個現實。
“先生去醫院后,家里只剩下我和安安兩個人,說不害怕是假的。我老在想,如果他確診了,我會不會也被感染,那安安怎么辦?”安先生的妻子辛女士告訴記者,那天她教會了安安打120,讓他記住了家里的地址,告訴他如果看到媽媽暈倒了就打這個電話向叔叔阿姨求助。
同樣在那一天,辛女士和5歲的孩子安安到市胸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隨后在隔離病房進行隔離觀察。之后辛女士確診,安安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
盡管孩子幸免于難,但辛女士和安先生卻迎來了又一困境。按照防疫要求,安安必須與醫院里的父母分開,實施居家隔離觀察。可是夫妻雙方親屬都在外省,孩子在青島面臨無人照料的處境。就在此時,從微信群中得知該消息的唐健聯系上辛女士,承諾將擔負起居家隔離觀察期間照料孩子的重任。其實唐健與安安家并不熟悉,只在兩年前同辛女士見過幾次面。
“孩子太小,我怕集中隔離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會把安安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照護。”唐健這樣告訴辛女士。伸出援手的唐健不僅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何為雪中送炭。“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替我們照顧孩子,而且照顧得比我們都好,這份恩情我們沒齒難忘。”辛女士說。
在唐健家居家隔離的第五天晚上,安安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唐健作為密切接觸者,也被留在醫院隔離檢查。
“不是爸媽不親你,爸媽想抱你卻又不敢。漩渦已使咱全家落水,不想讓全家同時遇難……”昨晚辛女士在睡前為安安讀了詩人紀宇寫的長篇詩《青島人,愛心滿滿》,詩中講述了唐健在他們一家一籌莫展之時,向他們伸出的援手。“我以為他還小,不會懂。但是我讀了幾句之后,他便開始抽泣,我沒有停下。讀完后,我問他能明白詩中的含義嗎?他說:我剛才想起了當時要和你們分開的時候,那時候我好可憐。我也想起唐健叔叔說要來接我去他們家吃烤腸,他是個好人,因為他是來救我遠離病魔的。”
分開隔離讓5歲的孩子感到不安——
護士阿姨輪流陪伴,像魔術師給孩子帶來歡樂
在青島市胸科醫院,醫護人員的細心和耐心讓祝愿的確診患者安先生和辛女士非常感動。“安安剛入院時需要和我分開隔離觀察,他感到不安和恐懼,經常哭。每當這時,便有兩位護士輪流去照顧他。他們就像魔術師一樣,給安安“變”來了棒棒糖、巧克力、繪本,還有換洗衣物。我在隔壁經常聽到安安和她們的歡笑聲,這讓我們倍感溫暖。”辛女士說,有護士阿姨的陪伴,安安再也不怕了,每到點餐時,安安都會自己按鈴和阿姨說想吃什么。安安一直不舍得吃那些棒棒糖,他把糖放到羽絨服兜里,直到現在還時不時拿出來看一看。
“安安出院那天,有三位醫護人員來送他,我們離開醫院時,安安說,媽媽我還沒有阿姨們的微信號呢,他真得非常喜歡陪伴他的醫護人員。”
安先生入院時病情較重,被診斷為新冠肺炎重型病例,而辛女士和安安病情都比較輕,均為普通型病例。市胸科醫院集中優質資源和專家,每日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按照“一人一案”,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救治方案。“我一入院就住進了負壓病房,病房環境比其他人要好,后來我發燒、胸悶、憋氣等癥狀減輕了,醫生才告訴我,我剛入院時是重型病例,所有才被’優待’。我住院期間,醫護人員至少換了兩撥,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為我治療、抽血、吸氧,陪我做檢查,每天送水、送飯、處理垃圾等,非常辛苦。怕我有心理負擔,醫護人員陪我聊天,跟我分享患者治愈的好消息,跟我講安安和我愛人的情況,對我進行心理上的疏導,讓我安心治療,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雪中送炭,我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安先生說。
一封手寫感謝信,道不盡的感恩——
謝謝你們用崇高的醫術和愛治愈我們
“從這一刻起,我們就是命運共同體了,我們努力給你治療,你努力配合我們。”安先生說,入院當天,醫生對他說的這句話讓他記憶猶新。“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醫護人員給予的力量。”
2月6日,從負壓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后,安先生給醫護人員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謝謝你們,用崇高的醫術治愈人們的疾病,也用崇高的愛呵護了人們的心靈,謝謝你們這些最可愛的人!也謝謝藥袋上的'祝你早日康復’,我會加油的!”
安先生說的藥包上的文字,是醫護人員給他們的暖心禮物,每次要吃的藥包上都有醫護人員的暖心祝福:“餐前10分鐘,祝你早日康復,加油!”“我們今天要換崗了,最后一次給你們擺藥,還是那句話,早日康復,加油!”安先生和妻子說,一看到這些小藥包,整個人都被“溫暖”融化了。
“住院期間,醫護人員身穿數層防護服,她們的護目鏡上經常被霧氣籠罩,但他們的臉上永遠有溫暖的笑容,我沒有記住她們的容貌和名字,但是她們用眼睛傳遞著愛的能量。”
如今,安先生終于可以出院了,按照新要求,他還必須進行為期兩周的集中隔離,暫時還不能和家人團圓。但安先生說,隔離病房里的醫護人員也很長時間沒回家了,也特別希望他們能早點回到家人的身邊,讓家里人也放心。
安先生和辛女士還有個愿望:待春暖花開,戰勝疫情后,給唐老師和安安拍一張全家福,就像紀宇詩里寫的那樣。
“等疫情過去,我們要去我們最喜歡吃的海底撈,點一份大份番茄鍋,喝兩壺湯,解解饞。”辛女士說,春暖花開后,希望病友們早日痊愈,白衣勇士們早日凱旋,和家人團聚,去品味人間煙火,享受平淡而真實的生活。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趙波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