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接連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了這些大事要事!
眼下,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仍在持續。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開,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正在不斷出現。如不能及時研判,提前部署,疫情很可能對經濟社會發展釀成更大的影響。
一段時期以來,青島接連召開多次專題會議,研判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部署疫情防控形勢下的經濟運行、固定資產投資、商貿流通、進出口、“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工業增長等工作——
2月3日,鼠年第一個工作日,就召開了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推進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步伐;
2月7日,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議,研究對因防控疫情導致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出現困難企業的金融支持措施;
2月8日、11日,用了兩個半天時間,召開重要經濟指標分析測算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形勢下的經濟運行、“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工業增長等工作;
2月12日上午,召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
2月13日上午,召開山東代表團出訪韓日議定事項落實工作、國際客廳和山東城市會客廳建設工作專題會議;
2月13日下午,召開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發展專題會議
……
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需要有物質基礎和保障,抓經濟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疫情終將過去,影響終將消弭。但絕不能坐等,能不能早研判、早部署,決定了疫情的影響能不能降到最低。
在疫情防控絲毫不松懈的前提下,青島召開這些專題會,開得很及時,研究得很細致,對最大程度降低疫情的影響,盡快恢復經濟社會生活,延續青島良好的發展勢頭,具有重要意義。
重要經濟指標分析測算專題會議要求:
努力化“危”為“機”,確保各項工作又好又快推進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會對經濟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需要深入調研,需要量化,而不是大而化之。年前確定的今年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一系列指標都是在沒有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制定的,不能機械地執行,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須適應疫情防控的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
2月8日、11日,用了兩個半天時間,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王清憲主持召開重要經濟指標分析測算專題會議,強調,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絲毫不能放松,同時要在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做好“六穩”工作,努力化“危”為“機”,以目標倒逼工作落實,鼓足干好工作的精氣神,堅定信心,找準穴位,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這個跨越了4天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形勢下的經濟運行、投資、項目建設、商貿流通、“雙招雙引”、工業增長等工作。這些工作無一不是關系到青島發展大局的核心工作。
比如,投資。投資事關經濟工作的全鏈條,是當前抓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活力與后勁的關鍵指標。青島把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和“一把手工程”,2019年投資提速向好、再創新高,達到近五年來的增長新高,其中,民間投資擺脫了連續幾年的低增長,增長20.5%,位列全國35個大中城市第一位,成為受到普遍關注的“青島現象”,彰顯了社會各界對青島的極大信心。
2019年12月31日召開的青島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緊緊抓住投資這個關鍵不放松,加速基礎設施投資,重點突破產業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受疫情影響,投資意愿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這只是暫時的。我們要用好“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這個最有力的感召,和最閃亮的城市名片,延續青島投資的強勁勢頭。
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攜手發展的愿望,隔離不了合作共贏的期盼。2月7日,青島召開東華軟件項目簽約視頻會議,東華軟件股份公司擬投資30億元,在嶗山區建設東華產業園區;同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重點項目“網上簽約”儀式,總投資105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由此可見,只要提前謀劃,抓住機遇,青島的投資勢頭就能夠得以延續。
重要經濟指標分析測算專題會議要求,緊緊抓住投資這個關鍵不放松,繼續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作為衡量黨政主要領導同志駕馭經濟發展能力最直觀、最重要的標準,充分發揮國內外行業商協會作用,積極開展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加大工業投資力度,深入實施大企業倍增計劃,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做大做強金融業,保持投資高速增長勢頭。
再比如,外貿。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對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無需贅言。2019年,青島克服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不利影響,1-11月增長10.5%,全市新增有實績的貿易主體企業986家,展現了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和充足韌勁。
疫情對外貿的負面作用主要體現在開工不足,訂單流失,上游各類成本上漲等方面。如果不及時加以研判,不在企業降本增效、持續推進貿易便利化、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著力,想要延續全年的逆勢增長行情,談何容易。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議要求:
金融工作既要立足當下,更要謀劃長遠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誰能在金融開放領域走在前面,誰就走在了開放發展的前沿。
去年以來,國家戰略頻頻疊加,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等一個個高水平開放平臺不斷隆起,為青島金融業開放發展培植了肥沃土壤。從光大理財公司落戶青島,到我國第一家獲基金銷售牌照的外資銀行子公司青島意才公司獲批基金銷售牌照……這些成為去年青島金融市場的標志性事件。青島正在成為金融開放的“新高地”,為開放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靈活高效的金融支持是政策組合拳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月7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孟凡利主持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議,研究對因防控疫情導致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出現困難企業的金融支持措施。
會議強調,要確保中央、省、市已出臺的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同時對標先進城市再推出一批有針對性的惠企舉措,讓更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疫情防控企業享受到優惠,助力企業生產經營、項目開工建設,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中的“瓶頸”問題,讓企業更多、更快、更實惠地獲得融資支持,幫助企業渡過當前難關。
疫情發生以來,青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動員全市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務,全面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自2月8日起,由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民營經濟發展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聯合開展的“春風行動”正式啟動,在島城企業復工復產期間,五部門將聯手動員全市金融機構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務,全面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2月10日,30家金融機構公布了專門設立的“春風”熱線。熱線既包括固話,也包括負責企業業務的負責人或專業團隊手機,企業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熱線與金融機構取得聯系,尋求融資支持;金融機構也將通過電話對接、線上溝通等方式,全面加強對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服務,為廣大企業送去便捷、高效、暢通的金融“春風”。
伴著“春風行動”的深入推進,還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加入其中,與廣大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7日召開的專題會議強調,金融工作不僅要立足當前,為企業紓困解難,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提供保障;更應該謀劃長遠,加強對實體經濟、新興業態、重點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金融業集聚發展,統籌做好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上合示范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要求:
精準把握目標定位,形成對全市開放發展的引爆效應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青島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極不平凡的一年,國家戰略層層疊加,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上合示范區的建設。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賦予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國之重任”,這是對青島在新時代國家開放戰略中的明確定位。
正當上合示范區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的關鍵時候,疫情突如其來,減緩了其發展步伐,但這種影響畢竟是暫時的、有限的。
近日,上合示范區內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一邊嚴密防控,一邊復工復產,上合示范區實施最嚴格防護措施,積極做好京東等春節期間持續生產企業防疫工作,同時,建立“一圖一方案五臺賬”,達到“五明五清”標準要求后,組織示范區內企業有序復工生產,力爭疫情防控和生產兩不誤。
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齊魯號”歐亞班列也于2月11日恢復發運。從本周起,中亞、中蒙、中歐(俄羅斯)、中歐(白俄羅斯)、青平越等5條“齊魯號”歐亞班列,將全部恢復運行。青島與俄蒙大陸、中亞國家、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可全部保持暢通。
面對青島開放發展的大勢,必須提早謀劃,周密部署,加快上合示范區建設落地落實。
2月12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主持召開上合示范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會議從上午9點開到接近下午1點,聽取上合示范區建設推進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建設上合示范區首先要精準把握目標定位。”王清憲指出,我們必須準確把握上合組織國家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關系,通過地方經貿合作,推動我國以及所有上合組織國家與“一帶一路”國家加強雙邊和多邊經貿交流合作,讓多方資源要素在青島互動耦合、實現價值倍增,以此來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要想擔起國之重任,必須站在大坐標上去謀劃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
一是統籌推進示范區建設,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整合建強工作力量,增強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二是進一步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堅持用平臺思維思考問題,始終貫徹市場化思維寫好“劇本”,強化金融工作的“血脈”作用,加快建設“五大中心”和上合“國際客廳”,推動模式創新、政策創新,打造“政策洼地”,更好發揮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聘優秀專業化人才,依托駐青高校加快培養小語種翻譯人才和外經、外事人才,為示范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上示范區獲批以來,青島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對它們進行消化、思考、謀劃,提出了很多原則性、框架性的要求。今年,首先要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全面發力、創意突破,發揮其獨有的政策創新和便利化優勢,形成對全市開放發展的引爆效應。
山東代表團出訪韓日議定事項落實工作、國際客廳和山東城市會客廳建設工作專題會議要求:
敞亮客廳,做好迎接賓朋的充分準備
乘著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強勁東風,站上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青島以廣闊的胸襟,全力打造全省、沿黃流域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國際客廳”。
“國際客廳”是一個對外連接資源的全新平臺。它致力于為有意向前來“做客”的各國企業、商會等打造一個集展示、推介、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并在場所、技術、貿易、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
2019年12月31日舉行的青島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推進與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及上合組織國家五個“國際客廳”建設基礎上,鼓勵支持各級各部門各行業搭建越來越多的“國際客廳”,構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全國的多邊合作集中展示互動平臺。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線下”的國際客廳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客流量少了,就不那么熱鬧了。但人們交往的需求,投資的需求,貿易的需求不會因為疫情的阻隔而消亡,這些需求必將在疫情之后出現補償性釋放,做好研判,提前部署至關重要。
2月13日上午,青島召開山東代表團出訪韓日議定事項落實工作、國際客廳和山東城市會客廳建設工作專題會議。疫情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科學研判,每個“國際客廳”都把方案做細,把各種情形和困難都考慮周全,相信一旦春暖花開,必然清風自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沿著既定目標,堅定前行,就一定可以到達勝利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