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原創(chuàng)】
(記者 孫志文)
“遠離親人,長時間封閉隔離,甚至看不到一張清晰的面孔!如果沒有你們的安慰和鼓勵,我肯定就精神奔潰了。感謝有你們陪在我身邊!”
1月28日晚,在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西海岸院區(qū)的隔離病房內,一位恢復狀況良好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飽含熱淚,說出了對男護士王剛的感激。此刻,作為青大附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護組組長,王剛已經在崗位上連續(xù)奮戰(zhàn)了10天。
這10天里,他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不僅錯過了母親的生日,甚至很少有時間與5歲的女兒和6個月大的兒子通個語音電話。但想到病房里那些急需他幫助的病人,他把對家人的思念拋在了腦后。
王剛:“病人們長時間接受隔離,精神高度焦慮,紛紛出現失眠癥狀,但是睡眠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足夠的睡眠才能保障他們有足夠的抵抗力。所以,我們在隔離區(qū)不僅僅做防疫、治療工作,也是心理醫(yī)生,要安慰他們,跟他們保持交流,幫助病人疏導負面情緒。”
“大敵”當前,他積極請戰(zhàn)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敵’當前,關鍵時刻要沖上去。在此我積極請戰(zhàn),向組織申請到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1月18日,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市南院區(qū)接受了第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當晚,王剛就寫下了這封請戰(zhàn)書,希望沖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33歲的王剛是青大附院市南院區(qū)重癥醫(yī)學科的副護士長,在重癥醫(yī)學科工作了整整10年,參與救治過很多重癥肺炎患者。也正是因為擁有豐富的護理經驗,1月19日,青大附院在組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護小分隊時,王剛第一批入選。
每天工作12個小時,嗓子“冒煙”也不敢咳嗽
19日正式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21日前往西海岸院區(qū)開展工作,這期間,王剛和其他12名醫(yī)護人員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忙起來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由于疫情防控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治療,隔離區(qū)域內絕對不允許外人出入,因此,所有醫(yī)療器材的搬運,醫(yī)療垃圾的處理,以及患者的吃喝拉撒都需要王剛和他的同事們來分擔。
除了高強度的工作,王剛要面對的還有自身的緊張情緒:“因為長時間與患者打交道,再加上連續(xù)工作導致的身體不適,我有時候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王剛說,即使自己有這樣的焦慮,但他絕對不會表現出來,以免給同事帶去負面情緒。“因為喝水少,有時候嗓子‘冒煙’,也不敢咳嗽一聲,怕被同事聽到。”
“爸爸加油!擎天柱在家保佑你”
在隔離區(qū)奮戰(zhàn)的10天里,王剛錯過了母親的生日,甚至很少有時間與5歲的女兒和6個月大的兒子通個語音電話。即使這樣,家人還是對他的工作表示支持。
王剛:“我每天下班后都跟妻子通電話,電話那頭,她一直囑咐我注意自我防護,說家里有她在,讓我安心在醫(yī)院工作。對于他們的支持,我非常感激。”
據了解,王剛的妻子也是一名護士,半年前剛剛誕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我的大女兒今年5歲,小兒子剛剛6個月,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可能要持續(xù)一段時間,沒空陪他們了,等以后彌補吧”。
最讓王剛感動的是,兩天以前,他抽空跟家人通了一個視頻電話,手機屏幕里,他的女兒用積木擺了一個變形金剛“擎天柱”的造型,“女兒告訴我說,爸爸你要加油,擎天柱在家保佑你。那一刻,我心里別提多感動了”。
2020-01-29 新華社
2020-01-28 青島新聞網
2020-01-29 青島新聞網
2020-01-27 青島新聞網
2020-01-29 青島新聞網
2020-01-29 青島日報
2020-01-29 青島新聞網
2020-01-29 中國新聞網
2020-01-29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20-01-29 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