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21時更新:截至25日21時,廣東、湖南、浙江、湖北、天津、安徽、北京、上海、重慶、江西、四川、山東、云南、貴州、福建、河北、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蘇、海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南、黑龍江、甘肅、遼寧、山西、陜西、青海、吉林、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共30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涵蓋總人口超過13億。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其中, Ⅰ級響應屬于最高級別的響應。 Ⅰ級響應是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廣東
1月23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消息稱,根據《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廣東省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啟動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浙江
1月23日上午,浙江省政府緊急召開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并且根據《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會議決定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湖南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3日消息,湖南累計確診9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中新增5例病例,包括長沙市3例、永州市1例、郴州市1例,5名患者均有武漢暴露史。隨后,湖南也隨之啟動一級響應。
山東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4日晚發布消息,依據《山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報經山東省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山東省嚴格按照國家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控責任,實行最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第一時間摸排、發現、嚴控傳染源,阻斷潛在的傳播途徑,堅決遏制疫情傳播擴散蔓延勢頭,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湖北
1月24日針對湖北省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根據《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啟動湖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
天津
1月24日13時根據《天津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預案》,結合天津市當前疫情的防控形勢,市防控領導小組發布指揮部令,決定自2020年1月24日零時起,啟動《天津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預案》一級響應。
安徽
1月24日,記者從安徽省衛健委了解到,根據《安徽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安徽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結合我省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決定,啟動安徽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北京
24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發布了北京的防治工作,截至1月24日14時,全市累計確診病例29例。其中1人病情較重,但已有好轉,其余病情平穩。雷海潮表示,目前,北京市已經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上海
24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情況匯報。會議決定,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嚴格落實國家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管理”的要求,實行最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
重慶
24日15時53分據重慶市政府發布消息,根據《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應急預案》,重慶市決定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
江西
24日下午,據江西日報,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在南昌召開。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易煉紅宣布,江西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四川
24日,據四川日報,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召開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研判當前疫情發展態勢,進一步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要求全省上下高度重視、團結一心,聯防聯控、群防群治,進一步提高各項防控措施的精準性、有效性和覆蓋面,全社會共同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會議建議,根據當前全省防控工作需要,依法依規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
云南
24日根據《云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啟動云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貴州
24日根據《貴州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貴州省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自2020年1月24日20:00,省人民政府決定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終止日期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另行公告。
福建
24日根據《福建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經研究,福建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管理”的要求,制定周密方案,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最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全力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河北
24日根據《河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河北省政府決定,自即日起,啟動河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廣西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加強全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于2020年1月24日23時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
江蘇
據《江蘇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省人民政府決定,自2020年1月24日24時起,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實行最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終止日期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公告。
海南
據海南特區報消息,24日海南省政府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根據疫情發展最新情況,25日省政府決定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自即日起,啟動自治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河南
1月25日,據鄭州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消息,河南省長宣布河南防控新型肺炎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黑龍江
經研究決定,1月25日黑龍江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甘肅
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結合甘肅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甘肅省委省政府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14時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由省委書記林鐸,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擔任雙組長。
遼寧
根據《遼寧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為進一步統籌做好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月25日,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立即啟動遼寧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實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
山西
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18時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陜西
根據《陜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我省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經省政府同意,決定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
青海
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通告,針對我省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青海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省人民政府決定,從2020年1月25日24時起,啟動青海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依法依規科學實施防控措施。終止日期由省人民政府另行通知。
吉林
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省人民政府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
寧夏回族自治區
1月25日召開的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從1月25日19時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內蒙古自治區
人民日報記者張棖從1月25日8點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疫情發展態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已決定于1月25日中午12:00時啟動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
各級人民政府
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需要,調集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涉及危險化學品管理和運輸安全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防止事故發生。
劃定控制區域:甲類、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日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報經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決定,可以宣布疫區范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可以對本行政區域內甲類傳染病疫區實施封鎖;封鎖大、中城市的疫區或者封鎖跨省(區、市)的疫區,以及封鎖疫區導致中斷干線交通或者封鎖國境的,由國務院決定。對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故,根據污染食品擴散和職業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圍,劃定控制區域。
疫情控制措施:當地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區域內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停工、停業、停課;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等緊急措施;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和設備。
流動人口管理:對流動人口采取預防工作,落實控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對密切接觸者根據情況采取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
實施交通衛生檢疫:組織鐵路、交通、民航、質檢等部門在交通站點和出入境口岸設置臨時交通衛生檢疫站,對出入境、進出疫區和運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運人員和物資、宿主動物進行檢疫查驗,對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實施臨時隔離、留驗和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移交。
信息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信息發布工作,信息發布要及時主動、準確把握,實事求是,正確引導輿論,注重社會效果。
開展群防群治:街道、鄉(鎮)以及居委會、村委會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部門、醫療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報告、人員分散隔離及公共衛生措施的實施工作。
維護社會穩定:組織有關部門保障商品供應,平抑物價,防止哄搶;嚴厲打擊造謠傳謠、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和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衛生行政部門
組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處理。
組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咨詢委員會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評估,提出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級別。
應急控制措施:根據需要組織開展應急疫苗接種、預防服藥。
督導檢查: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對全國或重點地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導和檢查。省、市(地)級以及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察和指導。
發布信息與通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經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向社會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向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以及軍隊有關部門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況。對涉及跨境的疫情線索,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向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情況。
制訂技術標準和規范: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新發現的突發傳染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重大中毒事件,組織力量制訂技術標準和規范,及時組織全國培訓。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
普及衛生知識。針對事件性質,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知識宣教,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消除公眾心理障礙,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進行事件評估:組織專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概況、病人救治情況、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評價等。
醫療機構
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癥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
協助疾控機構人員開展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做好醫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
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對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引起身體傷害的病人,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拒絕接診。
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發傳染病做好病例分析與總結,積累診斷治療的經驗。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現場救援、病人轉運、后續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處置。
開展科研與國際交流:開展與突發事件相關的診斷試劑、藥品、防護用品等方面的研究。開展國際合作,加快病源查尋和病因診斷。
2020-01-25 城陽發布
2020-01-25 藍睛
2020-01-25 青青島社區
2020-01-25 青島新聞網
2020-01-25 愛青島
2020-01-25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0-01-25 青島新聞網
2020-01-25 青島新聞網
2020-01-25 青島新聞網綜合
2020-01-25 青島新聞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