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控,做好個人防護
市疾控中心提示市民朋友,要想科學防護,先記住四大要點:
少出門
勤洗手
戴口罩
健康生活
一、少出門
01.節日期間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聚會。
02.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或就醫時要佩戴口罩。
03.避免接觸活禽和野生動物。必須前往時要做好防護,尤其是職業暴露人群。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處理生鮮制品時,器具要生熟分開并及時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04.從武漢等疫情發生地返鄉過節、探親以及外出旅行歸來的市民,要特別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并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05.如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應避免外出和旅行,居家休息,及時就醫。
二、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后、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后、探訪醫院后、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后,經常洗手可以幫助我們維護自己及周圍人的健康。
三、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染,倡導“口罩文明”:
如果是去一般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可以選擇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不必過度防護;但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則要佩戴N95型口罩。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癥狀時應及時佩戴口罩。
四、健康生活
01.注意文明禮儀,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02.加強體育鍛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機體免疫力。
03.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如周圍有呼吸道癥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室內通風換氣,建議每天不少于兩次,每次15~20分鐘。
04.做好環境消毒,預防疾病發生。家用餐具可以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煮或蒸至少15分鐘。衛生間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05.不信謠,不傳謠。關注官方信息,相信政府,配合有序開展防控工作。
群防群控,做健康的責任人
【疾控小衛士】呼吁青島市民: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預防疾病、早期發現、及時就醫、合理用藥等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是維護健康基本原則。應對傳染病,大家要牢記三條防控原則: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要做到“五早”:
早發現
早報告
早隔離
早診斷
早治療
從武漢等疫情發生地返鄉過節、探親以及外出旅行歸來的市民,要特別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一般需要觀察兩周時間,觀察期間注意休息,避免參加各種聚會。
如果出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癥狀,應避免接觸家人和同事,要佩戴口罩,及時就近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前往醫院就診時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就診時,并主動告訴醫生發病前14天內的旅行史、禽類和野生動物接觸史、類似病例接觸史等,以及周圍人員中是否有類似病例。
《青島市開設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名單》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先了解一下!!!
1.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會出現什么癥狀?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果出現早期臨床表現,是否意味著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
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表現,并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3.什么是密切接觸者?
與發病病例(疑似和確診病例)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屬于密切接觸者: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護人員;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離接觸人員;現場調查人員調查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預防疾病,相約健康!
2020-01-24 青島新聞網匯總
2020-01-22 青島新聞網
2020-01-24 青島新聞網綜合
2020-01-24 青島日報
2020-01-24 愛青島
2020-01-24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20-01-23 青島新聞網
2020-01-23 青島新聞網
2020-01-22 青島新聞網
2020-01-23 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