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時許,在臺東一所小學門口,百余名學生家長冒雨焦急地等待著孩子放學,和許多沒帶傘的年輕家長一樣,頂著公文包擋雨的市民黃先生早已被淋成了落湯雞。“這學校怎么就不能上幾輛校車接送孩子,別讓家長們遭這個罪了”,談起連續三年接送孩子的酸甜苦辣,市民黃先生叫苦不迭。
據記者調查了解,校車這一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成為低年級學校基本設施的事物在我市卻罕見得很,除了極個別高中、改制初中和小學外,絕大多數學校都沒有校車,家離學校遠的低年級學生只能等父母接送。對此,沒有私家車的家長們頭疼不已,但為了孩子的安全也無可奈何。
家 長
接送孩子成頭號心事
“為了接送女兒,我每天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不管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幾點都得咬牙堅持”,說起接送孩子上學,在我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市民蘆先生對記者說,“現在,接送孩子已是我和妻子每天的頭號大事”。每天下午5時左右,無論正在何處,出租車司機王大姐都會立即停下手里的活,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女兒上學的42中門口接女兒放學。王大姐告訴記者,大家都知道上下班高峰是出租車攬活最好的時候,但為了把女兒安全地接回去,她只好放棄眼前大把大把的活。“一個月下來最少也少掙1000元錢,但我家離學校太遠,學校又沒有校車,只能這樣了”,王大姐對記者說。
學 生
每天擠車太不方便
市民于先生家住李滄區北部,女兒卻在我市四方區北嶺附近一所高中上學,每天放學后,女兒都要背著大書包倒兩次車才能回家。對女兒的上下學問題,于先生和妻子很是不放心,但由于他們夫妻倆平時工作太忙,實在抽不出時間,只能看著孩子每天奔波。家住麥島附近的劉先生的兒子在太平路小學上學,每天上午6時整,他和妻子都要趕緊起床,簡單洗刷吃飯后就得趕緊出門乘坐公交車,顛簸近40多分鐘后才能到達,然后他再乘車返回市政府附近的單位,剛能保證在上午8時20分前到崗,一旦遇到塞車就會遲到。“這過得什么日子啊,天天‘起個大早趕個晚集’,除了周末外連個囫圇覺都睡不成,孩子也累得沒有精神頭了”,疲憊不堪的他對記者抱怨,“這學校如果也能開一輛校車,我就不用吃這些苦了”。
調 查
絕大多數學校沒有校車
雖說多數中小學生家長都希望學校有校車,但據記者調查,目前,我市所有的中小學中,除了極少數改制學校和高中外,絕大多數公辦中小學并沒有校車。雖說我市初中、小學中大多數學生都在學校附近4公里以內,但由于家庭的搬遷、不少學校招生范圍的改變,仍有許多學生的家距離學校非常遙遠,乘車上下學極為不方便。青島七中副校長楊克敏告訴記者,他們學校也有住得比較遠的學生,平時主要是靠乘坐家長的私家車或四五個人一起拼車來解決乘車難的問題,而這也是我市多數中小學學生解決乘車難的惟一辦法。以市北區為例,目前屬于市北教體局管理的中小學共有53所,截至目前,除了集美小學一個學校外,所有公辦學校都沒有校車。
分 析
學校上校車究竟難在哪
說起上校車,不少學校校長坦言:“如果有條件,我們當然想上校車了,這樣對學生、家長、學校都有好處,但我們哪有那么多錢解決啊?”。據了解,除了青島1中和青島櫸園小學、集美小學等改制初中、小學外,幾乎沒有哪個公辦中小學開通了校車,除了學生分散不好接送外,沒有錢是最主要的原因。據了解,青島1中開通了5部45座的校車,每天分5個方向接送200多名家遠的學生上下學,雖然學生們每天要交兩元錢的車費,但學校每天也要為每個學生補貼兩元錢的車費,一年下來耗資巨大;青島櫸園小學開通了11部校車,每天接送全校500名學生中的400名上下學,但學校也要補貼大量資金。對那些處于9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初中、小學而言,一下子拿出這么多補貼根本不可能。
建 議
開通校車可用租賃方式
“讓學校花那么多錢買校車當然不現實,我們希望學校能另辟蹊徑”,不少學校家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學校出面向運輸公司租借,我們家長費用均攤”。一位中學生家長提出,學校只要能給孩子提供合理的乘車費用標準,選擇駕齡較長、技術過硬的駕駛員,多數家長都愿意出這個錢。同時,記者從市交警部門了解到,由于校車可以有效解決家長利用私家車接送孩子導致的學校門口交通擁堵,他們很歡迎學校能統一上校車,并且將為新上校車提供免費安檢、延緩報廢期限、核實駕駛員水平等一系列優惠。
記者 張 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