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帆
作家梁曉聲曾經在《星象解碼》的書評中寫道:“中國的星空,不僅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奧秘,而且和中國的各種各樣的歷史、神話傳說、文化的哲學的宗教的現象渾然一體,相互詮釋。簡直又可以說,中國的星空,仿佛是關于地上中國的另類備忘錄。”只要你肯抬起頭來,用心閱讀這段歷史,相信你一定會有
所收獲。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一首優美的古詩,一個千古傳誦的愛情悲劇。難怪美國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博士肯·克羅斯韋爾稱,銀河“最浪漫的故事出自中國人”。
很多年輕人對希臘星座神話故事津津樂道,可除了牛郎織女,他們對中國的星名、星座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都感到十分陌生。
二十八宿:月球一天“住”一宿
中華民族創造的華夏文明是世界五千年歷史上惟一沒有間斷的文明,中國古代天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
古希臘人喜歡把星空中較亮的星星用虛線連接起來,看著像蝎子就叫天蝎,像武士就叫英仙。中國古代的星座體系并不特別重視那些亮星,而是重在天空區域的劃分。古人把天上的恒星幾個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用皇家政府機構和官員命名,所以,這樣的組合被稱為“星官”。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宿”的意思是表明月亮在恒星中的“住所”。古人認識到,季節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于辦到,于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即由月球所處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很早就發現月球在恒星間大約是27.3日走一周,把黃道帶分成二十八星宿,月球大約是一天走一個宿,這樣便于記錄月球的位置。這是古代天文學上的一大進步。
二十八宿創設之后,起到了星空坐標的作用,不僅在觀象授時,制訂歷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現代天體測量學形成之前,在推算、測定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流星、彗星、新星乃至滿天星辰的位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上紫禁城,天上紫微垣
北天極和近頭頂天空分為三個區域,稱為“三垣”。“垣”就是墻,三垣都有東、西兩列的星,左右環列,形如墻垣。
這些星座的命名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天文學家將地上以皇帝為中心的封建統治的社會體制搬到了天上,將星空變成天帝行政、生活的場所。
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個“紫微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它是以北極為中心,并以北極附近的一片星群為基礎所構成的。
中國古代人發現,北極有顆星星是不動的,其他星星都繞著它轉,因此把這片天區選作皇宮。那顆不隨天球旋轉而轉動的星星稱為天極星,把它當作是皇帝的象征。由于歲差的關系,北極的位置是在星座間移動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極星。
有了皇帝,也自然少不了代表后宮、庶子、太子、妃子的星名。
紫微垣左右垣墻共十五顆星,這就是天宮的宮墻。每顆星都由周、漢時期的官名所命名,像丞相、侍衛官、輔弼、少尉等。
在垣墻外,還分布著供皇宮中使用的一些設施,皇上吃飯要有御廚,這里有天廚和內廚兩個廚房,皇上休息有天床,關押犯人有天牢,上廁所有天廁,與文人功名有關的有個文昌宮……真是人間有什么,天上就有什么。著名的就是北斗七星也在這里。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也多用官名命名,有三公九卿,如左執法即廷尉,右執法即御史大夫等。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就是集貿市場,有管理人員,有斛、有斗,有專營寶玉的“列肆”,有商品市場“車肆”,還有作為市府的“市樓”等,跟真的市場一樣。
古代中國在星空中的投影
我國把黃道帶分成四象和二十八宿,每一象有七宿。分為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對于四象,張衡在《靈憲》描述極為生動:“蒼龍連蜷于左,白虎猛據于右,朱雀奮翼于前,靈龜圈首于后。”但是,如果認為四象只是以這四種動物的形象來命名的,這樣理解就太簡單了。
“四象”到底是什么呢?四象,是中國古代人間社會在天上的投影。銀河是天上的河流,天帝在銀河的沿岸建起關梁,以利于交通和關防;農人種植著大片天田,水域中生長著魚、鱉、龜;有和平就有戰爭,星座中分布著南方、西北方、北方三大戰場,各種軍車、兵種由將領們統率著縱橫馳騁……人間萬物和社會組織幾乎被完美無缺地照搬到了天上。“四象”同時對應著四方民族和國家的分布。在遠古的時候,四方的部落分別稱為東夷、西羌、南蠻、北狄。東夷的圖騰是龍,南蠻的圖騰是鳥,西羌的圖騰是虎,北狄的圖騰是龜蛇。四象就建立在圖騰基礎上,同相應的民族是有關系的。二十八宿分屬四象,各宿宿名都與這四大民族的遷徙演變有關。比如朱雀,漢代把它畫成鳳凰,非常美麗,它的原身就是鵪鶉。南方朱雀代表的地區是遠古時代鳥崇拜的民族,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是鳥,連他們的官名都是用鳥命名的。
主講人:陳久金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副所長,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中國天文學史研究。
現代北極地區星圖(注:古代星空圖方位與今天相反)
詩詞歌賦中的星空知識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熒,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牛郎星、織女星的名字很早就有,但因為兩星都離黃道很遠,不便納入二十八星宿體系,于是秦漢時天文學家將星名作了調整,用與之經度相近的牛宿和女宿取而代之。在中國二十八宿體系里,牛宿是耕田的普通農民,牛郎星也變成了“河鼓星”;而女宿則指勞作的女性,也沒有了天帝女兒的尊貴身份。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
天狼星是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現在正是觀看天狼星的好季節。自古以來,它就代表了侵掠。“雕弓”指另一顆星———弧矢星,它的箭頭直指天狼星。
天狼星屬于朱雀天區的井宿,在天空的南方,頂多也就是“西南望”。為什么會說“西北望”呢?這是因為當時西夏軍隊從西北而來,多次侵擾宋朝,蘇軾借此表達自己的愛國精神。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