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黃必康教授
今年考研英語大綱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初試取消了對聽力的測試,新增加了寫作和補充型閱讀題型。大學英語教學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就此,筆者采訪了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黃必康。
黃必康教授認為,“考研英語大綱的變化對大學英語本科的教學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和改革的依據仍然是教育部新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基本指導原則,仍然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這次考研英語改革在表面上看似乎與大學英語教學注重聽說能力的改革精神相悖,實際上二者是并行不悖的。黃教授認為,“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改變過去注重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模式,大力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注重聽說能力的提高。這一目標突出了英語在國內外新的社會生存和發展環境中的工具性特征,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正確的努力方向。本科的英語教學是一種基礎的語言訓練,要求學生在語言的聽說能力方面有大的突破,為以后更專業化的學習和研究打下拓展的基礎。研究生階段的英語能力更多的是表現在閱讀專業文獻、撰寫讀書報告和論文摘要等文字能力方面。而在語言學習活動中,應首先有聲地學習英語,培養語感,注重語言交際和英語文化素質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漸形成語言的輸出能力和準確性。也就是說,有了以聽說為基礎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就能進一步有效地鍛造出英語的讀寫能力。大學生在本科階段大力訓練聽說能力,培養綜合應用能力,這與未來的研究生考試中注重測試考生的英語語言文字能力的做法正好接軌。語言學習是一個語言輸入、有聲模仿、形式記憶、內容認知、文化習得、社會交際、文字表達輸出的過程,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研究生英語考試加強寫作和閱讀,就是體現了注重這個有機的外語學習過程所得出的結果。
雖然認為考研大綱的變化對大學英語教學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是黃教授也同時提醒,在本科英語教學中注重聽說能力的同時,也應加強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字表達能力。不能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卻又得了“英語文弱癥”。在考試中應加大語言構成型的題型比例,測試考生的語言篇章能力。這種題型可以避免考生通過猜測,在現成的答案中取得勝算。它需要考生根據所給定的語言材料組織語言,盡量用英語思維,正確地還原或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或者對文章作出反饋。大學英語在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上應該有所加強。
黃教授建議,四六級考試也應作出相應的改革,增加主觀構成型的題型,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各院校自己的學業考試模式要跟上這個轉變還有待時日,但是四六級考試是風向標,應朝著這個方向走。這樣一來,未來的大學英語教學、四六級考試和考研的銜接就會更加明顯。
黃教授對此次考研英語大綱的變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考研英語大綱改變是有道理的。首先,考研英語大綱把聽力測試放到復試中的做法,體現了教育部領導最近有關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精神,即改革培養體制、調動研究生及其導師的積極性,研究生招生體制的改革要進一步擴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權,賦予學術團隊和指導教師更大的管理權。其次,這也是對研究生招生過程中存在的“英語一票否決”現象的糾正。黃教授說:“有很多專業成績很優秀,非常具有研究實力的學生因為英語成績沒上線而被拒之門外。學校失去了優秀的人才,學生也喪失了更進一步學習研究的機會。有的考生在自己專業內具備了閱讀英文文獻、寫英文摘要的能力,但是在聽力方面卻不理想。比如聽一段話,考生由于專業的緣故,缺乏對這段篇章背景的了解,這樣就未必能馬上聽懂、即時反應。同時在語言輸入過程中,聽力與閱讀不同,聽力必須是即時思維,瞬時反應,而閱讀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分析、思考。而且聽力考試如果題型缺少變化,不見得能考查出考生真實的水平。所以從這點來說,研究生英語考試中取消聽力對考生是有利的,是為了強調學生的研究性,將有研究實力的、優秀的人才吸納進來。這樣一來就賦予導師管理權,給導師更大的自主權,也是為了有實力的、非常具備研究能力的學生在自己專業的研究上更有發展!
黃教授表示,“對這次大綱調整的爭論就在于把聽力放在復試中可能會產生某些不公平的現象。因為學校甚至可能是導師自己操作聽力考試,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比如一個學生英語聽力實在不行,但是專業分數高、研究能力強,導師可能會忽視聽力的因素而接收這個考生,使復試中的聽力考試形同虛設。再比如,各院校英語聽力標準不一樣、不統一也會造成不公平,考生就會避難就易,造成某些高校研究生招生的擁堵現象。”但是他認為,“這種改變是值得的!秉S教授說,我們必須注意到,教育部領導在談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時指出,“我們正處在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又一個關鍵時期。謀劃這一時期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把我國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搞上去,是時代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向我們提出的一個重大任務。”
要讓全國若干一流大學走向研究型大學,要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在研究生招生中要進一步擴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權,充分調動導師的積極性,發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并賦予學術團隊和指導教師更大的學術和教學空間。如是觀之,考研英語大綱的變化應是高等教育改革大局中的一項重要措施。黃教授說。
(實習生 李彥)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