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新聞
昨天是我市的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的日子,那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是否順利入學了呢?記者就此問題做了調查采訪,發現還有部分孩子因為新規定實施過程中“變味”,還沒能走進校園。
喜——3500人順利入學
根據有關部
門統計,今年市內四區有3500余名借讀生順利進入轄區小學。昨天,他們和本地新生一樣,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小學校園。記者在北京路小學采訪了4名新入學的借讀生,他們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感受:上學真有趣。其中1名孩子的媽媽劉女士告訴記者,她給孩子辦理借讀生入學手續過程非常順利。
憂——個別學校還要錢
但是,記者近日也連續接到三四名外地來青者的電話,說在孩子借讀時遇到了種種困難,有的找不到接收學校,有的被學校告知要交一筆“建校費”或“捐助費”,有的家長怕耽誤孩子入學就按學校的要求交了錢,而有的外來孩子仍無學可上。
“女兒在這里上學太難了,沒辦法我只好把她送回臨沂老家去。”昨天,在我市做生意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市教育局出臺了外來人員子女免費入學的規定,這讓張女士一家高興了好一陣。
可是,當張女士帶著7歲的女兒到附近某小學報名時,學校的有關人員卻說張女士所交的證明材料不合格,孩子想上學要交5400元。等張女士辦好規定手續后,學校方面又要求她交5400元建校費。
“我們家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錢來,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張女士無奈地說。
疑——收費允許嗎?
外來孩子上學允許收取這些費用嗎?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從新學期開始,所有外來人員子女入學都取消借讀費,家長如發現學校有亂收費行為,可以撥打教育熱線7654321舉報。另外,符合條件的外來孩子入學,如果家長自己聯系不到學校,小學可以到各區教體局報名,中學可以到市教育局基教處報名,由有關部門根據學校的情況統一調配。(記者
姜好 于小陽 攝影報道)
特約編輯: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