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新加坡“南洋管理學院”被學生投訴不開課事件曝光,中國教育部隨后發出留學預警,取消對“南洋管理學院”招收中國學生的認證資格,并提醒擬申請前往新加坡私立學校就讀的留學人員謹慎
選擇。一時間,國內學生“談私色變”,提“南洋”避之。近日,在親自走訪了新加坡中國留學生比較集中的私立學校和理工學院后,記者獲悉,新加坡私立學校協會正積極和新加坡政府協商,最近1、2個月內將會有關于保障留學生利益的新措施出臺。
私立學院實現“漸變”
新加坡國土面積不大,但私立學校的數量令人咋舌,共有400多所,因此私立學校質量參差不齊。從教育環境來說,私立學校更像中國的語言培訓中心。“校舍”大多是沿街的兩三層小樓,在國內習慣大操場、大教學樓的留學生心理上可能會有巨大反差。據新加坡私立學校協會主席西蒙介紹,目前私立學校共招收了4萬至5萬名海外學生,其中有1.5萬人是中國留學生。許多中國留學生前往新加坡讀私立學校很大程度上是給自己一個雙語環境,實現“漸變”的過程。
當然,在幾百所私立學校中也不乏幾個受到新加坡教育界首肯的學校,例如新加坡管理學院(SIM)和新加坡商學院(SIC)。記者走訪了作為新加坡第一所私立商業學院、至今已有6個校區、3萬多名畢業生的新加坡商學院,該校在2003年成為獲得“新加坡素質級認證”(簡稱SQC)的第一批私立教育機構。SIC副總裁洪文貴介紹,該校與世界級大學合作開辦商科課程,其中包括倫敦大學經濟學課程,很多亞洲學生通過就讀該經濟學文憑從而轉入了英、澳大學。此外,學校每月與海外學生家長通信一次,報告學生在新學習狀況。
理工學院就業“吃香”
新加坡共有5所國立理工學院,由于新加坡支柱產業是電子工程和航運業,因此理工學院的學生十分“吃香”,畢業后都不愁找工作;此外,前幾年新加坡政府實行資助海外學生80%學費的政策,留學生每年只需支付約合1萬元人民幣的學費,因此吸引了許多中國高中畢業生前往理工學院就讀大專學歷(新加坡只有3所國立大學可以頒發本科及以上學歷)。
記者在采訪中遇見了從義安理工學院畢業1年的中國留學生陳強和周家驪,他們告訴記者,留學之前就與新加坡政府簽定了合同,畢業后為新加坡服務3年。因此在找工作的時候,新加坡企業會把留學生和本國學生相同對待,他們都已找到適合的工作,每月的薪水達到1500-1800新元(約合人民幣7500-9000元)。同時,還可以申請新加坡的“綠卡”。
(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