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一欄竟是空白
購買航空意外傷害險已成為許多消費者乘坐飛機之前的必辦手續之一,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發出消費警示稱,航空旅客須謹防“空心保單”,否則一旦發生意外傷害,投保人很可能得不到任何賠償。
不久前,8位江蘇籍旅客從上海浦東機場
乘坐飛機外出旅游。登機前,他們分別在機場內3家不同的保險公司銷售點購買了航空意外傷害險,僅僅確認了保單上的姓名后就登機出發了。可當他們結束旅程時,其中一名旅客驚訝地發現————8份保單中,有3份保單的投保人身份證號碼是錯誤的;另外5份保單,投保人身份證號碼一欄竟是空白;保單上受益人的姓名、聯系地址等欄目均為空白!拔覀兡弥@樣的‘空心保單’登機,如果真的發生意外,就無法向保險公司索賠!”8位旅客不禁感到后怕。事實上,這種“空心保單”并非罕見。上海市消保委的消費指導專家介紹說,長久以來,航空意外傷害險的銷售大多由銷售點根據機票上列明的乘機人姓名和航班資料,電腦打印保單,正本交給旅客,銷售點和保險公司分別保留一張保單存根聯。根據規定,保單應記載投保人的身份證號碼、受益人的相關信息等。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部分銷售人員“嫌麻煩”,保單上通常只打印乘機人的姓名、航班號與乘機日期,其余信息則往往不填寫。
上海市消保委因此發出消費警示,旅客在拿到航空意外傷害險保單時一定要仔細查看每個項目是否完整、正確。
(特約編輯:袁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