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島市社會科學院、青島市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編輯的《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2004》又與讀者見面了。作為繼2002年、2003年之后的第三本“藍皮書”,它不僅汲取了前兩本書的精華,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了青島市2003年經濟社會運行的軌跡和態勢,較為系統、科學地預測了2004年的發展特點和態勢;而且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創新,力求達到新的高度,形成新的特色。因此,第三本“藍皮書”的出版,的確是青島市社科界一項新的重要成果,可喜可賀!
2003年我國人均 G
DP超過1000美元,標志著我國經濟增長進入一個重要階段。作為我國東部重要經濟中心城市的青島市,人均
G
DP按常住人口計,已接近2800美元,正在進入一個加快發展的歷史性關鍵時期。現在,青島市已具備了加快發展的相當雄厚的基礎,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同時也遇到一些制約發展的問題。《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2004》是時代的回聲,人們從中能聽到2003年青島人民奮發邁進的腳步聲。以人為本的發展、與時俱進的精神,可以說是時代賦予2003年青島發展的最強音和主旋律,這些在“藍皮書”中有了更好的體現:
首先,是選材內容、篇目設置的取向。2004年的“藍皮書”有了比較大的調整。“經濟篇”仍由12個報告組成,除了開篇對青島2003—2004年經濟形勢分析和預測的總報告之外,其余11個分報告的內容調整了6個,超過了50%。新設的報告內容主要是:青島市參與黃河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的構建、農業園建設、工業運行情況、新材料產業發展、物流業運行及稅收形勢等的分析與預測。“社會篇”由原來的9個增加到10個報告,其中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評估、衛生現狀、文化與文化產業狀況、新聞傳播業及基礎教育發展分析與預測等5項是新增內容,變動與增設部分也超過一半以上。筆者經過對比研究發現,2004年“藍皮書”的新增設內容,大都與人民群眾的物質與文化生活需求息息相關,如在保留社會保障和就業形勢分析的同時,新增了居民生活質量,衛生狀況及文化、教育等部分,以及農業園區建設、稅收形勢分析、新材料產業發展等,一方面反映了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某些新的特點,同時也說明編者與時俱進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認識高度。美中不足的是,對青島市三大特色經濟中的港口經濟、海洋經濟未能單設報告,而作為青島經濟重頭戲的對外經濟貿易也不能以利用外資問題所取代;同時,體育既是青島市社會的亮點,又是市民關注的熱點,特別是面對奧帆委活動的全面啟動,在2004年及今后的“藍皮書”中理應有一席之地。
其次,縣域經濟已經占據了青島城市經濟的“半壁江山”,2003年縣域經濟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所轄五市已全部進入中國百強縣的行列之中。縣域經濟的核心是“三農”問題,這不僅對全市2/3人口(主要是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市民文化素質和城鄉社會穩定起著關鍵作用,而且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全市工業化、城市化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藍皮書”的編寫者們對此有充分認識,他們在“經濟篇”中以農業國際化發展和農業園區建設發展為中心內容,分設了兩個專題報告,分析并預測了青島市農業發展的形勢、特點、問題和走向,又在“區市篇”中把原來的分報告由8個增加到12個,其中市南、市北、四方、李滄4個區首次列入。青島五市中專門分析和預測了即墨的民營經濟、膠州的城市經營、膠南的臨港經濟、平度的觀光農業和萊西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材料翔實、分析得當、預測明晰、各具特色,是整個“藍皮書”中大放光彩的重要內容。遺憾的是,全書對青島市的“三農”問題缺少一篇綜合性的分析和預測報告,建議編者對此予以補充。
第三,“藍皮書”的主要社會功能之一,就是立足當年,預測來年,并在科學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城市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這也是人們期待和衡量其科學性的尺度。本年度“藍皮書”的兩篇主報告對2004年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測和對策建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和衡量的平臺。在經濟形勢的總報告中,預測青島經濟將繼續沿著高速、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加快建設步伐,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在外向經濟方面要實現六個新的跨越。從六個方面突出打造高效、科學、完善的現代服務體系,為三大特色經濟和一系列新型經濟的發展創造寬松的法制政策環境。難能可貴的是,該報告提出了要把實質上是生態經濟的循環經濟放到主要位置上來,倡導建立“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并建議政府以立法方式,“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地方法律法規體系,出臺一批完善的經濟政策來鼓勵和刺激城市循環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發展預測的總報告中,針對2003年社會發展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如一些社會矛盾的凸現,勞動就業形勢嚴峻,社會保障事業滯后等,提出從“非典”爆發等諸多社會矛盾中,政府應該繼續反思這些問題,找出化解矛盾的途徑,找準政府的角色定位,矯正現在的發展觀。“從
G
DP增長中心到民生第一”,積極倡導和諧發展觀,不僅重視經濟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加深政府與社會民眾的溝通、交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努力塑造親民形象,實現從權力政府到責任政府的轉變,維護人、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
《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已經出版第三本了,作為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的重點課題之一,經歷了3年的跋涉奮斗,應該有個階段性小結了。事實上,“藍皮書”的學術意義及社會使用價值已經并繼續為社會各界所共識,首先是決策部門人士和社科界同仁的首肯。特別是其對來年預測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已越來越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制定發展規劃直至政策界定時的參考作用也日益顯著,而學界同仁在研究課題選擇的啟示上和研究材料的搜集整理上也無不從中受益。事實充分證明,“藍皮書”的形式,通過它的客觀性、科學性和相對的權威性,既有利于政府,又是一條社會科學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新途徑。因此,它具有無限的生機和日趨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