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半生緣》、張愛玲小說《十八春》、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半生緣》:三個版本孰優孰劣,張愛玲迷們勢必各有看法。比較而言,電視劇的弱項在于它試圖打破觀眾們已有的閱讀體驗和銀幕感受,有意無意之間充當了一個“顛覆者”的角色,要獲得張愛玲迷的認同自然要費些力氣。
紙上的張愛玲有些瑣碎,字里行間灑落著才情和意境,有些沒落也有些清冷。張愛玲不是金庸,不是抒發個人胸臆、寄托文人夢想的寫家,而是反復刻畫自己乃至家族的舊日情懷的筆者,因而文字里略帶遲暮,意境幽深。電影賦予了小說人物血氣,許鞍華導演點明我們內心的郁結,卻不給我們以釋放,只留下更深的惆悵。如今胡雪楊導演的演繹別開生面,用廣大觀眾習慣的瓊瑤煽情手法,充分利用電視劇長度上的優勢,拍出了一部風格迥異的作品。張愛玲的小說本來就有些另類,電視版《半生緣》則可以說是對于“另類”的“另類”演繹了。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