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于受國內棉花供應不足的影響,2003年山東省進口棉花呈急劇上升趨勢。記者從青島檢驗檢疫局獲悉,去年該局共計檢驗進口棉花783批、161萬包、36萬噸,貨物總值47598萬美元,檢驗數量創歷史新高。經檢驗發現不合格進口棉花709批、151萬包、34萬噸,貨物總值44425萬美元,對外索賠金額共計634萬美元,占進口貨物總值的1.35%。
據悉,山東口岸進口棉花主要來自美國,占到貨總量的48.09%,來自獨聯體國家的占到貨總量的30.12%;來自西非等國的占總量的12.22%。經檢驗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品質不符合合同等級標準,個別批次降級率達95.5%,降級幅度從1/2級至4級,另外部分批次棉包中混有數量不等的陳棉,特別是在檢驗中發現美國“綠卡”棉出現了與合同等級不符合發貨錯誤造成的“空箱”問題,這在以往很少見。另外,美國棉花和獨聯體國家棉花重量缺少的問題也較嚴重,去年共出具重量索賠證書779批,索賠金額462.25萬美元,重量缺少成為進口棉花的主要問題。
據了解和有關信息反饋,今年山東省棉紡能力將超過1000萬紗錠,2004年用棉量在150萬噸以上,山東地產棉由于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預計總產在70萬噸左右,供需缺口不下80萬噸,需用進口棉花來補充。對此,青島檢驗檢疫局將從加強檢驗檢疫人員業務培訓、增加用于快速檢測的儀器設備和全天候接受檢驗檢疫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對進口棉花的檢驗速度和技術水平,以保證合格的進口棉花暢通無阻。
同時,青島檢驗檢疫局提醒有關部門和進口企業在進口棉花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慎重選擇貿易伙伴。注意了解各國棉花貿易商的供貨能力和以往供貨質量及交貨信譽,避免因到貨質量和重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在對世界各主要產棉國的質量情況不了解時,可向檢驗檢疫部門咨詢。
二是慎重簽訂貿易合同。企業有關人員應熟悉必要的外貿及棉花專業知識,確保所簽貿易合同的完善與規范。在簽訂貿易合同時,除在合同中詳細列明棉花的品質規格、物理指標、檢驗依據和標準外,重量條款及付款方式建議以“中紡條款”為主要依據,選擇盡可能長的索賠期,一旦出現問題,有利于我方企業進行索賠。另外,盡量選擇遠期付款,充分利用賣方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三是進口企業可充分利用前灣港保稅區的優勢,提前到保稅庫對存放的進口棉進行挑選以適合生產使用,縮短運輸時間。(鄒吉宏肖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