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開始可能沒想到做城管工作的艱辛,當他成為四中隊的一分子后,才體會到這一點。清理占路經營、露天燒烤,天天和游攤浮販打交道,王震厭倦了,動搖了。但隊里老同志卻能把工作做得有板有眼,王震就奇怪他們怎么能耐著性子做下去,于是就去討教,這一討教就找出了差距和不足,思想轉變了,工作上也就有了很大起色。后經民主推薦王震擔任了該中隊的分隊長兼團小組組長。
四中隊轄區的南山市場“知名度高”,影響和管理難度大。桑梓路上曾有一魚販長期占路經營,王震和中隊長一起和魚販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身有殘疾的魚販道出苦衷:為了養家糊口,才出此下策。于是,王震等人給魚販安排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合法經營,使其深受感動。芙蓉山小區自發形成了非法早市,經營者多為小區居民,他們認為便民不擾民,雖經多次清理,但屢屢回潮。王震深入摸底,查取大量第一手資料,終于使之得到了有效治理。
在擔任團小組組長期間,王震組織團員青年相互“比、學、趕、幫、超”,在中隊發揮他們的先鋒突擊隊和主力軍作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他多次請省、市人大代表給團員們作報告、談心得,請老革命來監督他們的工作,鞭策團員們敬業愛崗,有效地促進了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團小組連續兩年被市北區團委評為“青年文明號”。
在工作中王震深深地感到,必須有市民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從根本上把工作做好。但是很多市民只看到表面現象,并不理解城管的工作,王震積極投稿,通過媒體讓市民們理解城管工作;同時結合實際工作,利用業余時間完成論文《對未成年商販的思考》,入選了市北區青少年工作論文集。在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下王震經過不懈努力連續兩年被評為市北區、市北區城管委以及市北城管大隊優秀團員。于英杰王娉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