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建委監管處年輕的張科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云溪中學教學樓剛建成的時候,他還是學生,但是他對這塊令建委一直提心吊膽的心病還是略知內情。
他非常形象地向記者描述了這座樓產生質量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個只能負重50公斤的人卻背著100公斤的擔子,他遲早會被壓垮,同樣的道理,地基是按承載3層樓的標準建設,現在卻讓它承載5層樓的重量,它肯定要出問題。據他介紹,在云溪中學最初向建委提交的設計圖紙中,這座教學樓設計為3層,當3層樓完工并經建委驗收以后,開發建設單位私自改變圖紙,在3層之上又加蓋2層,最終導致地基下陷、承重梁斷裂等問題。記者問,該樓是否存在建筑商偷工減料、使用劣質材料的情況,他稱對此不清楚。
因為質量原因,新落成的教學樓成為膠州市建委的一塊心病,建委領導整天提心吊膽,總害怕哪一天出事。1992年,該教學樓剛剛建成,建委在檢查時就發現了質量問題,曾多次要求學校遷出,并提出了加固方案。但由于就讀學生集中、校舍緊張等原因,這些建議遲遲沒有得到采納。1999年,在全國拉網檢查中,膠州市建委認為“云溪危樓”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他們再次責令學校盡快搬遷。恰逢阜安中學落成,云溪中學遂與該校合并。
張科長認為,該樓出現質量問題,建委沒有責任,開發建設單位應承擔全部責任。1996年,國家制訂的監理制度明確了建筑物出現質量問題的第一責任人是建委,在此之前,誰建設誰負責,建委在樓房建設中只有監督管理職能。開發建設單位私改圖紙,并且至今也沒有辦理正規手續,該樓出現質量問題應由開發建設單位全權負責。他還稱,從該樓建成至今已有近10個年頭,領導也換了好幾撥,到底誰擔這個責任已經很難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