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技術革命在我市城市建設領域悄然打響———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勘察設計咨詢業和建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獲悉,從今年開始,我市將以勘察設計為紐帶,加快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大力引進和轉化先進技術成果,使科技進步對建設事業的貢獻率達到45%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全面提高我市城市建設與管理的科技水平,這標志著,“科技創新”將成為“十五”期間我市城市建設的主題。
按照這一規劃目標,“十五”期間,我市將在城市建設的每一個領域,甚至每一個工程項目中,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并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同時,重點實施四項科技進步工程:一是大力推行節能、節水、節地和治污新技術。二是積極推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三是推進城市數字化工程。四是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和規范。
在數字化工程方面,引進“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定位系統、遙感遙測系統,實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的數字化。
在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方面,以墻體材料革新、建筑節能、建筑用鋼、化學建材為重點,逐漸形成住宅技術保證體系、住宅建筑體系、住宅部品體系、住宅質量控制體系、住宅性能評定體系,加緊編制設計、施工規程圖集,積極推廣住宅產業化試點示范工程,重點建設節能住宅、智能住宅、生態住宅、環保住宅。引進開發國內外先進的住宅結構體系,促進成套住宅技術、標準住宅產品的開發、生產與應用,形成產品系列化、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今年要完成住宅產業化試點工程,并加以推廣。同時,加大淘汰落后技術和產品的力度,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用勝節能保溫門窗、門窗封閉技術、墻體保溫技術、屋面高效隔熱保溫防水技術、住宅供熱可調節及計量技術、太陽能技術和產品以及高品質塑料門窗、管材、新型防水材料、建筑涂料等化學建材。
在城市生態工程方面,實施城市綠化植物引進及開發工程,推廣污水和垃圾處理新技術、新工藝及新設備,特別是做好引進設備、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國產污水處理設備的推廣應用,加緊開發應用住宅小區中水回用系統等等;在建筑技術方面,將在推廣建筑業10項新技術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國外適用的新技術、新產品,以提高建筑技術水平和工業化水平。
為確保這項“技術革命”得以實施,我市規定,十五期間,科技基金要達到1000萬元,各科研單位、建設企業等,每年用于科技開發的資金,不能少于經營收入的3%。(本報記者樊澤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