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00后”開始勇挑大梁 山東體育何以新人輩出?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劉文超
從跑道、泳池到水上項目,山東的00后運動員們以嶄新姿態闖入公眾視野,他們用實力與紀錄宣告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11月18日晚,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雨水與吶喊聲交織。19歲的青島小將劉凱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男子400米決賽最后50米如一道閃電劃破雨幕,實現精彩反超,沖線。45.77——這個在濕滑賽道上創造的成績,不僅為山東代表團奪得本屆全運會田徑首金,更在世界田徑坐標系中標注出中國新生代選手的競爭力。
就在劉凱奪冠的同一天,深圳大運中心游泳館,18歲的青島小伙張展碩已在本屆全運會收獲5枚金牌,成為賽會矚目的“多金王”。而來自濟南的00后擊劍運動員邵瑩潔,也與隊友一起為山東斬獲女子佩劍團體銅牌。

雨戰飛人
“現在我心里非常激動。在高手如云的賽場上,我真的做到了!”奪冠后的劉凱難掩喜悅,他特意提到濕滑的賽道對技術動作要求更高,“但天氣對于每一位參賽者來說都是一樣的,我只要盡力做到最好”。
當晚的賽場挑戰重重。廣州突發降溫,體感溫度僅9攝氏度,持續的小雨讓塑膠跑道濕滑難行。作為全國紀錄保持者,劉凱被分在第5賽道,與河北隊的張靖宗、張起寧等強手同場競技。
發令槍響后,張起寧迅速搶占領先位置,起跑反應并不算快的劉凱始終保持穩健節奏。這場決賽的轉折點出現在250米處。進入后半程較量,劉凱突然發力,步幅從2.5米增至2.8米,如蓄勢已久的獵豹般逐漸縮小與領先者的差距。最后50米沖刺階段,他徹底釋放爆發力,雙臂有力擺動,身體前傾沖向終點。
河北隊張靖宗、張起寧分別以46.12秒和46.39秒分獲銀銅牌,另一名山東選手鄭馳宇以46秒47位列第四。劉凱的這枚金牌是他個人首枚全運會金牌,也是山東隊在本屆全運會上收獲的首枚田徑項目金牌。
泳池多金王
當劉凱在跑道上疾馳時,張展碩已在泳池里創造了歷史——以5枚金牌的輝煌戰績,成為本屆全運會的“多金王”。這位來自青島的18歲小伙,還刷新了一項世界青年紀錄。
張展碩的游泳之路,始于父親一份樸素的期許。“咱青島是海濱城市,海邊長大的孩子不會游泳,說出去總有點兒遺憾。”2012年,他帶著5歲半的兒子去海邊玩水,原本只是想讓孩子多學門技能、鍛煉體魄,未料兒時海邊的嬉戲,悄然開啟了張展碩的游泳生涯。
全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堪稱“神仙打架”。賽場之上,既有34歲的亞洲紀錄、全國紀錄保持者孫楊,也有“00后”奧運冠軍潘展樂。18歲的張展碩頂住壓力,以3分42.82秒的成績打破世界青年紀錄,最終摘金。
賽后,孫楊離開泳池時向現場觀眾鞠躬:“只要需要老將,我就會全力以赴。”從34歲堅守賽場的孫楊,到正值當打之年的潘展樂,再到橫空出世的張展碩,泳道里的新老交替不是“誰強誰弱”的較量,而是“誰都曾18歲,卻不會永遠18歲”的傳承。

劍臺新秀
在擊劍賽場上,2001年出生的濟南選手邵瑩潔與隊友白文秀、李雪、韓雨彤攜手出戰,為山東代表團斬獲一枚女子佩劍團體銅牌。
佩劍是擊劍項目中速度最快的類別,以攻擊范圍大、節奏快、觀賞性強為特點,對選手的全身協調性、移動精準度及攻防轉換能力要求極高。比賽中,邵瑩潔與隊友齊心協力、奮力拼搏,憑借迅捷的出劍速度、靈活的步伐移動和精準的反擊戰術脫穎而出。
2001年出生的邵瑩潔自幼顯露運動天賦,12歲進入濟南市體校接受專業體育訓練,第二年便被省隊選中,正式開啟擊劍生涯。她深知擊劍不僅考驗身體素質,更對觀察力、反應力和戰術判斷力提出嚴苛要求。
作為國內最高水平綜合性體育賽事,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擊劍賽場匯聚全國精英,女子佩劍團體項目競爭尤為激烈。面對強手,邵瑩潔依托十余年訓練積累的扎實功底與比賽經驗,在瞬息萬變的對抗中精準判斷,多次在關鍵回合貢獻得分。
水上突破
在水上項目中,山東的00后小將同樣表現出色。11月17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皮劃艇靜水項目進行四項決賽,山東隊和浙江隊各獲兩金,其中三個項目的冠軍均是“00后”。
男子500米雙人劃艇決賽中,山東隊的于岳斌/于陳偉(均為00后)以1分37.800秒的成績奪得金牌。于岳斌出生于2000年,于陳偉小他兩歲,前者爆發力突出,擅長短距離沖刺,后者善于控制節奏,耐力突出。
這兩位“00后”黃金搭檔在2025年全國皮劃艇靜水冠軍賽(第一站)加冕男子雙人劃艇1000米和500米冠軍。兩人也在國際賽場嶄露頭角,在2025年世界皮劃艇靜水錦標賽獲得男子雙人劃艇500米銀牌。
同樣在賽艇項目中,2004年出生于蘭陵縣的尹軍杰與隊友配合默契、劃水有力,以明顯優勢奪得賽艇八人單槳有舵手項目冠軍。這是自2018年臨沂市賽艇隊建隊以來,首位臨沂籍運動員登上全運會領獎臺并斬獲金牌,實現了臨沂市水上項目全運會冠軍“零的突破”。

成才密碼
細數這些山東00后運動員的成長軌跡,幾乎都有著相似的經歷——早期顯露天賦,被教練發掘,經歷系統訓練,最終脫穎而出。
劉凱出生于2006年5月10日,11歲時,被即墨區體校田徑教練張斌斌從小學操場上“發掘”出來。當時的訓練以跳遠為主;15歲時,劉凱進入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師從劉明剛教練,主攻400米短跑及4×400米接力項目。
18歲時,他進入山東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青島短跨訓練基地,成為山東田徑隊的一員。“金牌教頭”張增惠的悉心調教使劉凱的成績提升很快。2024年,劉凱代表即墨一中參加了青島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他在比賽中打破了男子400米青島市中學生紀錄。
張展碩則在青島市第三屆運動會上,6歲多的他獨攬7枚金牌,一戰成名。“水感比魚兒還靈動!”青島市游泳隊教練柳子謙相中了這匹“泳池千里馬”,將他納入麾下接受專業系統訓練。2018年10月,11歲的張展碩在多項賽事中打破紀錄。順理成章入選山東省隊,師從名帥金浩。
臨沂籍賽艇選手尹軍杰的成長也同樣迅速。2024年,考入山東體育學院后,面對更高強度的訓練與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他在教練相潔的持續指導與心理疏導下不斷突破自我。2025年,尹軍杰迎來爆發,先是在全國賽艇冠軍賽(第三站)八人單槳有舵手項目中奪冠,獲評國家一級運動員;隨后在全國賽艇錦標賽男子雙人單槳項目中獲得亞軍,獲評運動健將稱號。

未來可期
盡管已經在全運會上取得輝煌成績,但這些00后小將們并沒有自滿,而是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賽場。
“早日打開45秒大關,成為國內第一人!”在結束全運會的征程后,這個目標既承載著教練的殷切期許,更鐫刻著劉凱從48秒7到全國紀錄保持者的奮進歷程。劉凱清醒地認識到國際賽場的競爭激烈程度。
2025年9月東京世錦賽,他與梁寶棠、張起寧、郭龍宇組成的中國隊配合默契,以3分00秒77的成績刷新男子4×400米接力全國紀錄。雖無緣半決賽,但首次征戰世錦賽的經歷已讓他直觀感受到世界頂尖選手的節奏與強度。
張展碩的省隊教練金浩為他規劃清晰:“主要往自由泳方向發展,希望他在接力項目上為中國游泳建功,通過整體項目的提高,影響更多年輕人。”這個從黃海之濱走出的少年,正向著更廣闊的大海,全力以赴,破浪前行。
雨戰奪金不是終點,“45秒大關”絕非上限。明年亞運會是檢驗實力的舞臺,而沖擊44秒36的亞洲紀錄、43秒03的世界紀錄,更是劉凱長遠的追求。
對于張展碩來說,國內賽場的“鋒芒初露”不過是成長的淺淺注腳,真正的挑戰正潛流于奧運會等國際頂級賽場的碧波之下。
那里,是檢驗青春力量的更廣闊天地,而所有人都滿懷期許,盼著這些山東00后健兒能在未來的星辰大海中劈波斬浪,創造中國體育的全新速度與時代鋒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