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APP

打開

聚焦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2024-10-25 07:03    青島日報

加“數”向新,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六場分論壇上,與會嘉賓深入探討新型能源體系、智能能源等前沿課題

10月24日,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進入第二天,同步舉行綠色能源創新發展、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智能能源、創新技術助力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等六場分論壇。

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分論壇。趙健鵬 攝

大會匯集各方智慧,有效凝聚共識,共同探討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與應用,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能源合作和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

可再生能源成主力軍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風電、光伏、水電資源豐富,但各國發展程度不同、面臨挑戰各異。

比如,老撾素有“東南亞蓄電池”之稱,總裝機容量11661兆瓦中,水電約占82%;緬甸發電結構中,水電占主導地位,占比47.2%,火電占比47.4%,太陽能占比2.3%;哈薩克斯坦的電力生產結構較為單一,80%以上的電力依靠煤炭,面臨電力短缺情況。

“我們需要與鄰國進行更多的合作,開發其他形式的能源,來幫助我們實現凈零排放。”老撾能源政策與規劃司司長桑迪蘇·平帕占提到,老撾能源轉型挑戰主要來自于水電的季節性,在旱季時仍需要從泰國進口電力。

緬甸電力部部長年吞表示,緬甸一直在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成員國及國際組織進行合作,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一體化發展,推動綠色增長、綠色能源和綠色經濟轉型。

“為了實現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15%、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50%的目標,哈薩克斯坦正在努力改善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環境。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共同努力,不僅有助于實現我們的碳減排目標,還將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可再生能源發展司首席專家烏捷穆拉托夫·艾登·阿基姆扎諾維奇介紹。

當前,除了傳統的能源貿易、能源開采勘探外,中國企業正廣泛開展可再生能源合作,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數據顯示,“一帶一路”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比已超過化石能源。

ACWA Power(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是總部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一家上市企業,其在全球的48個項目中,一半以上都有中國企業參與。標志性項目中,迪拜700兆瓦光熱和250兆瓦光伏太陽能電站項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光熱發電站項目;中沙合作重點項目——沙特紅海新城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建成后將是全球最大規模離網型綜合智慧能源和最大規模儲能項目。

“我們與中國合作伙伴進入中東、中亞及非洲市場,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合作項目,是中沙合作共贏的典范。”ACWA Power中國區副總經理兼業務開發總經理胡英勝說。

“在沙特,我們會同ACWA Power,正在推動建設目前全球最大的離網型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為全球推廣提供良好范本。”國家電投集團董事、總經理栗寶卿表示,截至今年9月,集團在多個亞洲國家投運的發電裝機已經超過540萬千瓦,計劃到2030年提升至2000萬千瓦以上。

泰國環球電力協作事業有限公司國際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詩德坤·科維尼認為:“亞洲能源發展領域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資金。實現向可再生能源過渡,需要很多前置基礎設施、研究、能力建設方面的投入,許多發展中國家沒有足夠的金融資源獨立實現這一目標。全球金融機構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以及亞投行。”

儲能技術將持續迭代

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是全球走向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心路徑。“能源開發有‘不可能三角’,分別是安全可靠供給、經濟性和低碳,可再生能源是破解能源開發‘不可能三角’的唯一路徑。”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金和平說。

經過多年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占比不斷提升。以中國為例,截至2023年年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比十年前增長了10倍,清潔能源發電規模占總裝機規模比重已經達到了58.2%,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原來的15.5%提高到了26.4%。

要滿足零碳發展的需求,全球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在未來一個時期還將保持快速增長。以水電為例,國際水電協會副首席執行官巴勃羅·瓦爾韋德表示,據測算,未來30年水電裝機容量必須增加一倍才能實現零碳目標。這意味著未來30年當中,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過去130年裝機容量的總和。

在與會嘉賓看來,清潔能源占比的持續攀升將帶來整個能源體系的改變,不僅事關清潔能源自身,還涉及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是整個能源體系的變化。因此,需要更多新技術、新產業來支撐才能夠保證整個能源體系的穩定。

儲能被認為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目前,抽水蓄能占整個儲能總量的77%,新型儲能加在一起占比大概為20%。”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機電院副總工程師朱宜飛介紹,抽水蓄能是最傳統最悠久的儲能方式,是電網側中起支撐作用的儲能電站。

新型儲能適應近年來清潔能源發展新趨勢快速壯大。朱宜飛介紹,以新型儲能中發展十分迅速的鋰離子儲能為例,隨著技術的逐步成熟,價格已經從過去的約2元每瓦時降至如今的0.6元至0.7元每瓦時。在他看來,未來壓縮空氣和液流儲能也將有不錯的發展空間。

“不同于電化學儲能,這兩種儲能方式的儲能時長與價格的增長不呈線性關系。”朱宜飛說,電化學儲能用電池做載體,要增加儲能時長就要增加電池,電池在整個系統中的造價占比會達到60%到70%。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提高,對儲能時長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當時長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壓縮空氣和液流儲能的優勢就將顯現出來。

持續增長的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讓中國企業不斷看到發展新機遇。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科表示,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蓬勃發展,培育了一大批有實力的整機制造商。但在海外的海上風電市場,中國制造商涉足仍較少。

根據全球風能協會預測,未來5年,全球海上風電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另據國際能源署預測,為了實現“全球控溫1.5攝氏度”的目標,到2050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接近2000GW,是當前的30倍。“對于有制造優勢、技術優勢和產業鏈優勢的中國整機商來說,如何發揮我們的優勢,協同上下游供應商,共同謀取長遠發展,將是我們推進海外合作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陳科說。

“比特”強引擎高效賦能“瓦特”

在能源轉型和數字革命的雙重驅動下,加快推動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已成為當下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讓“數字化”成為此次會議的高頻詞。在多個分論壇上,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推動行業加“數”前行的積極探索。

“數字化轉型是產業格局優化和產業鏈深化的重要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和表示,以天然氣產業為例,打造數智盆地、智能氣田、智能管網、智慧燃氣是推動產業鏈數字化的關鍵應用場景。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看來,能源系統、電力系統是最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其綜合安全一定要得到保證。在網絡與智能時代萬物互聯的場景下,以網絡安全管控芯片和系統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是解決零信任網絡安全互聯的新技術途徑。

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新能源高效可靠消納的關鍵載體。多位來自產業一線的企業亮出了“比特賦能瓦特,算力改變電力”的最新實踐。

“新能源表現出更強的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傳統‘源隨荷動’的工作模式難以應對新挑戰。”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調度中心副總經理丁曉兵表示,“在預測預警方面,南方電網全面推廣國內首套省地一體化AI+負荷預測系統,實現了由‘人工預測’到‘人工智能預測’的變革。”2023年,南方電網通過人工智能對風電、光伏開展短期預測,其準確率分別達到85%、91%。

中國華電則聯合華為、玖天氣象推出了“基于AI大模型技術新能源氣象功率預測解決方案”。中國華電數字化中心主任莊榮介紹,這不僅實現了新能源精準功率預測“智算”,還能幫助發電企業算好“經濟賬”,降低電站運營成本。

作為“國之重器”,能源技術裝備是關系到國家能源電力安全的重要一環,也是數字化技術深度賦能的產業之一。“重型燃機研制復雜、研制周期長、研制成本高。數字化技術助力中重燃在布局未來新一代重型燃機關鍵技術研發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在技術和產品上加速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甚至‘領跑’的跨越。”中國聯合重型燃汽輪機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勝遠表示。

國際經驗證明,核電是一種低碳、高效的清潔新能源。“安全穩定運行是核電的生命線。如何實現?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把大數據長期積累的核電安全穩定數據反饋到日常的巡檢和快速故障的診斷,這是目前核電廠在安全方面做的嘗試。”中核集團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剛介紹,10月初,中核旗下三門核電入選最新一批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的全球燈塔網絡,是中國能源電力領域的第一家、也是全球核電行業的第一家“燈塔工廠”,代表著全球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最高水平。

打造國際能源合作平臺

能源合作也是青島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領域。

上合示范區聯合山東省港口集團圍繞能源交易、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服務三大主線,共同打造國際性能源交易平臺,完善油品全產業鏈供應鏈綜合服務功能,為國內國際能源產業鏈企業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交易場景和產品,打造面向上合組織、輻射“一帶一路”和東北亞的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目前,平臺已落地數字罐容市場化交易、原油罐容跨境人民幣交易結算等業務,會員企業累計開戶400余家,平臺業務發生額突破2200億元。

在“交易+”賦能國際油氣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分論壇上,《上合示范區能源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聚焦上合示范區能源合作背景、戰略定位、目標規劃、交易生態體系構建、核心功能提升五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上合示范區在深化拓展與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能源合作與產業發展的務實成果和合作潛力。

“作為我國唯一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平臺,上合示范區肩負著加強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能源合作的重要使命,同時也具備國際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區位優勢和創新優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負責人張繼棟介紹,上合示范區積極搭建平臺、鏈接資源,以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國際化能源合作為突出特色,作出了大量有益探索,將為推動區域油氣全產業鏈轉型升級,保障國際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此次平行分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創新交易模式共促能源高質量發展倡議》發布。《倡議》提出,各方將合力構建開放包容的能源交易體系,以創新驅動引領能源交易模式變革,打造國際能源高端信息交流平臺,加強能源領域人才培養,推動綠色能源交易創新,推動能源交易可持續發展。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新華·山東港口原油罐容活躍度指數運營情況。山東港口2023年推出了全球首個原油罐容交易產品,在罐容產品成功運營的基礎上,2024年8月又與新華社聯合推出了中國首個原油罐容活躍度指數,旨在為市場提供及時、準確的罐容使用和原油裝卸疏運信息,為能源煉化企業運營提供決策參考,服務油氣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

“依托上合示范區開放優勢,疊加山東港口全球供應鏈核心節點、國際能源航運樞紐優勢,我們將不斷吸引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能源企業集聚,深化能源交易、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推動新型國際離岸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貿易發展,擴大能源領域高水平開放。”山東港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大宗商品期現事業部市場總監馮益朋表示。

上合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付忠華表示,上合示范區將積極發揮公共產品屬性,通過整合匯聚優質資源,構建多層次市場交易體系,探索罐容交易、調期交易等特色模式,完善油品全產業鏈供應鏈綜合服務功能,為國內國際能源產業鏈企業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交易場景和產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能源合作平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孫欣 楊光 王萌 見習記者 王奕寧)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開幕

2024-10-25    大眾新聞

聚焦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凝聚合力,協同行動共赴“蔚藍未來”

2024-10-25    青島日報

新載體、新舞臺、新引擎、新紐帶!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觀察

2024-10-25    青島日報

科產融合,加速向深藍挺進!聚焦深海資源開發,嘉賓熱議未來產業

2024-10-25    青島日報

青島航空2024年冬春季計劃新開航線14條!新增南通、揭陽2個通航點

2024-10-2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2024-07-20   

重達2萬噸!沙特馬贊油氣田項目關鍵模塊從青島起運

2024-10-2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三拳降伏“東北虎”!青島國信制藥隊客場掀翻吉林隊

2024-10-2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兖州市| 荔波县| 恭城| 东乡| 略阳县| 永兴县| 丰镇市| 榆林市| 收藏| 新营市| 高要市| 乐清市| 马鞍山市| 辰溪县| 宜丰县| 张北县| 班玛县| 东宁县| 郓城县| 理塘县| 建湖县| 合肥市| 诏安县| 西城区| 景东| 同心县| 六盘水市| 宝丰县| 昌都县| 漯河市| 博客| 宿松县| 江油市| 星座| 巴彦县| 文成县| 长顺县| 防城港市| 保亭|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