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最新署名文章

2024-10-24 15:14    《黨建研究》2024年第10期

《黨建研究》2024年第10期刊發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署名文章《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深化拓展“萊西經驗”

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曾贊榮

1990年8月,中央組織部等五部委在山東省萊西縣召開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對萊西以黨支部為核心,搞好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強化整體功能;以村民自治為基礎,搞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設,啟動內部活力;以集體經濟為依托,搞好社會化服務配套建設,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的“三配套”經驗進行了肯定與推廣。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發端于萊西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等,在全國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希望山東增強進取意識,勇探新路。  

近年來,青島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積極主動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持續深化拓展“萊西經驗”,走出了一條農村基層黨組織統一領導鄉村發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務融合的“一統領三融合”新路子。2023年,青島市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經驗在山東全省推廣。

一、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統一領導: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筑牢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鄉村要振興,關鍵是把基層黨組織建好、建強。“以黨支部為核心,搞好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是“萊西經驗”的最大貢獻。近年來,青島市順應農村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積極探索優化農村基層組織體系,推動黨的領導由單純領導村級組織向全面統領區域內各類組織轉變,持續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一是構建上下貫通、堅強有力的基層組織體系。全域開展村莊建制調整,按照“萊西試點、全域推開”的思路,堅持地域相鄰、產業相近、文化相通的原則,將全市5423個行政村調整為809個新村,有效解決村莊“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的問題。跟進建強自然村黨組織,依托村級網格設立黨小組,確定3萬多個黨員中心戶,形成“鎮黨委—行政村黨組織—自然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鏈條,以組織融合推動村莊融合發展。創新黨組織設置,采取單獨組建、行業聯建、區域統建等方式,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合作社、農業園區等鄉村生產力活躍的地方。  

二是建強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村級“頭雁”隊伍。打破地域界限,通過村莊融合“挑”一批、在外能人“引”一批、本土人才“挖”一批、后備力量“育”一批等措施,統籌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加強培訓,持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市級每年對鎮(街道)黨政正職、分管黨建工作的副書記、組織委員、村黨組織書記全員輪訓一遍;選派1500多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浙江、四川等地體悟實訓,開展209場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加強培育,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每個村莊平均儲備4名優秀年輕干部。加強管理,將政治過硬、業績突出的村黨組織書記,納入專業化管理。加強監督,健全“一肩挑”后村干部權力監督約束機制,整縣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評估,出臺規定明確村干部及其親屬不得承攬或插手本村工程項目和集體資產經營項目的范圍,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近年來,95名村黨組織書記被省委、市委評為“擔當作為好書記”。  

三是建立區域融合、城鄉統籌的規范運行機制。實施分類提升,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爭創先進、整頓后進機制,在省委組織部指導下開展村級黨組織分類推進整體提升三年行動,對行政村和村改社區按“示范”、“創優”、“強基”三類整建,對40個“強基”村落實“四個一”幫扶機制,全面推進村級規范運行。統籌各類資源,在鎮村分別設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共建議事會,吸納駐區(市)單位、兩新組織負責人作為成員,確定4153個黨建項目,協調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農產品惠民等難題6300多個。推動聯建共建,組織5個主城區與5個涉農區(市)全面聯建共建,53個城市街道黨工委與71個涉農鎮(街道)黨(工)委結成對子,實現黨建聯抓、發展聯促、治理聯推、服務聯做。實施“四個一百”工程,組織100個機關黨組織幫100個村、100家企業聯100個村、群團優秀人才幫扶100個新型經營主體、城區學校與100個鄉村薄弱學校結對共建。  

四是鍛造政治可靠、作用突出的黨員先鋒隊伍。把黨員隊伍體系化建設作為市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出臺加強黨員隊伍體系化建設的意見,召開全市黨員隊伍體系化建設工作推進會,著力提升農村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推進發展黨員精準化,突出政治標準,加強政治審查,重點考察入黨動機和政治素質,加大在青年農民特別是致富能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中發展黨員力度,35歲以下新發展黨員人數占比不斷提高。推進黨員教育系統化,聚焦鄉村振興開發系列特色課程,實體化運行134個鎮(街道)黨校(黨員教育中心)。去年以來,累計培訓農村黨員17.5萬余人次。推進黨員管理精細化,印發開展高質量主題黨日的意見,在全市推廣“紅帆支部”,兜底做好5800余名流動黨員管理。推進作用發揮常態化,廣泛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引導農村黨員在發展、治理、服務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進黨務工作規范化,召開全市黨員檔案規范化管理現場觀摩會,持續規范農村黨員檔案管理。  

二、堅持發展融合:壯大集體經濟,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萊西會議”為村級組織確定的中心任務。針對農村發展資源“散”的實際,青島市探索“鄉村公共資源+強村共富公司”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以組織的力量整合發展資源,以市場的手段做大集體“蛋糕”,以強村共富公司為主平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推動鄉村發展由分散經營向抱團發展轉變,更好帶領村民致富增收。  

抓盤活,用好低效閑置資源。全域開展農村集體“三資”侵占挪用專項整治,實施黨建統領鄉村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打好“清理、回收、管理、使用”組合拳,夯實鄉村融合發展基礎。實行全域化清收,通過黨組織牽頭清、村干部和黨員帶頭清、發動親屬配合清、帶動群眾主動清、適度獎勵助力清、司法聯動兜底清等舉措,有效解決公共資源被侵占、閑置低效等問題,讓11.9億元欠款、6.1萬畝土地重回村集體管理。堅持依法依規、群眾自愿,創新采用直接融合、折股量化、存量掛賬等方式,穩妥加快新村集體資產完全融合步伐,推動村莊轄區范圍內所有發展資源都由新村統籌整合、一體經營、融合發展。  

抓產業,推動強村共富公司高質量發展。以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資源整合平臺,高質量建設10個市級、36個區級示范片區,推動各類產業發展資源向示范片區集聚。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市場主導、企業運營的發展思路,健全以區(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強村共富公司為主的鄉村產業發展平臺,有效解決農民辦不好、市場辦不了的問題。把鄉村公共資源、涉農政策資金導入強村共富公司,以強村共富公司撬動各類經營主體共同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區(市)級強村共富公司統籌縣域資源綜合利用,鎮級強村共富公司抓好產業項目落地,村級強村共富公司承接小型工程、資源開發利用等經營項目,區(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黨組織主導成立強村共富公司540個,累計帶動村集體增收3.2億元。  

抓增收,拓寬強村富民渠道。發揮強村共富公司、農業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培育農產品加工、現代畜牧業2條千億級產業鏈,“青島農品”連續5年入選全國區域農業品牌“十強”。調動群眾參與熱情,引導村集體和農民將土地經營權、勞動力、資金等,入股強村共富公司,鞏固契約式、推廣分紅式、完善股權式利益聯結機制,讓村集體和農民享受更多增值收益。用好中央財政資金扶持集體經濟發展,開展“萬村共富”計劃,加快438個中央財政扶持項目質效提升,扎實做好5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工作。目前,集體經濟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新村占90%以上,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7萬元,增速高于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  

三、堅持治理融合:融通各方治理資源,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以村民自治為基礎,搞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設”是“萊西經驗”的重要創新。青島市針對農村不同群體利益訴求日益多元的新情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融合體系,推動鄉村治理由“村民自治”向“融合共治”轉變。  

強化黨組織對鄉村治理的領導。把黨的領導有關要求寫入村級組織章程,推動村級各類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作用,健全板凳親情、廣場夜話等民主協商機制,解決民生實事1.6萬余件。全面推進村級網格化治理,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設置網格,整合各類網格資源,建強網格員隊伍,加快“一網統籌、多網融合”。整合黨員力量,根據黨員年齡和特長等情況,因地制宜設置矛盾調處、文明實踐等2715個專業組織,更好發揮農村黨員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  

健全村級組織議事決策機制。順應自治組織與集體經濟組織分離運行的新形勢,明確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責定位,立足各自職能重點,分類制定村級組織職責清單,加強規范管理。在“四議兩公開”的基礎上,增加黨員群眾建議、鎮黨委全程審核的議事流程,進一步完善“五議一審兩公開”議事決策機制,把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貫穿全過程,形成大事在村莊議、要事由村黨組織統的工作格局。創新實施黨員議事代表制度,推選一批議事能力強的黨員議事代表,有效解決村莊建制調整后黨員人數多、議事難組織等問題。創新鄉村治理載體平臺。推廣運用積分制,結合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設置積分標準和評定程序,建立系統激勵約束機制,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搭建“德育銀行”、“共富大食堂”等載體,把積分與兌換物品、提供社會化服務、發放福利等掛鉤,讓“軟約束”有了“硬抓手”。建立“青訴即辦”訴求解決信息化平臺,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聯動,完善自下而上、逐級響應的閉環工作機制,為群眾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問題。  

四、堅持服務融合:創新多元服務模式,著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搞好社會化服務配套建設”是“萊西經驗”的實踐探索。青島市整合條塊分散的服務資源,深化鎮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著力滿足農民群眾差異化服務需求,真正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推動鄉村公共服務由“低效粗放”向“精準配置”轉變。  

堅持重心下移。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各級黨委推動書記切實擔負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黨委會議定期研究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每年至少推進解決1至2個突出問題。強化鎮黨委的區域龍頭作用,堅持“抓鎮促村、整鎮推進、整縣提升”,出臺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鎮(街道)作用的指導意見,讓鎮(街道)黨委成為鄉村經濟中心、治理中心、服務中心、資源整合中心。制定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點培育三年攻堅計劃,指導區級培育53個示范點,市級擇優重點培育20個,力爭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一批農村基層黨建示范帶。村黨組織領辦鄉村夜校、莊戶學院,挖掘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7萬余人。  

堅持力量下沉。把鄉村振興一線作為鍛煉干部的“賽馬場”,面向各級機關干部和社會公開遴選200名優秀黨員到村任職,選派優秀退役軍人、協會商會企業家會員、鄉村金融助理助力鄉村發展。選派1300多名干部、組成217個鄉村振興工作隊,工作隊隊員兼任第一書記,實行“集團作戰”。推動編制資源下沉,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平均每個鎮(街道)新增事業編制26個。從民營企業家、協會商會主要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中招募483名“鄉村振興合伙人”,面向全國選聘1500名“最美鄉村設計師”,回引4000多名在外能人返鄉創業。運用好“四下基層”經驗,推動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堅持服務下放。推動區(市)向鎮(街道)下放161項公共服務事項,高標準打造27個鎮(街道)黨建綜合陣地,全面規范建設村黨群服務中心和自然村黨群服務站,打造政治引領、優質高效、凝聚人心的綜合服務平臺。落實“一站式”服務要求,鎮(街道)機關干部擔任村黨群服務中心主任,除較大資金支出等重大事項外,鎮(街道)其他管理服務事項下放村黨群服務中心,由鎮(街道)下沉的機關干部承接服務職能。出臺農村社會工作規范,培育近5000家社會組織,做優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引進集聚各類人才11.75萬人 青島人社發布第三季度“成績單”

2024-10-24    青島新聞網

青島國信·海天中心獲頒第二十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24-10-24    青島新聞網

聽!總編“數”說玄武“新”未來

2024-10-24    龍虎網

“見證青島”全國主流財經媒體行第二日:探訪青島民企“蝶變之道”

2024-10-24    青島新聞網

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在青島順利召開

2024-10-24    青島新聞網

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開幕

2024-10-24    青島日報

青島三條公交線路擬調整,邀您來投票!

2024-10-24    青島日報

穩、進、新、好!四個關鍵字讀懂山東前三季度經濟

2024-10-24    大眾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祁东县| 阿拉善盟| 边坝县| 历史| 尉犁县| 都兰县| 乐昌市| 措美县| 桦川县| 甘南县| 汽车| 高淳县| 武胜县| 武宁县| 天长市| 通道| 承德县| 宝鸡市| 突泉县| 平阴县| 额济纳旗| 凤台县| 霍州市| 无棣县| 彭山县| 右玉县| 明星| 曲麻莱县| 凤城市| 富裕县| 峨山| 新巴尔虎左旗| 天全县| 泰来县| 永修县| 北京市| 崇阳县| 瓦房店市| 安泽县|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