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人民工匠”許振超:“產業工人只有追求卓越,才能干出閃光的業績”

2024-10-24 09:03    青島日報

在“人民工匠”許振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許振超用5個故事講述了他從碼頭工人到“金牌工人”,再到“人民工匠”的成長之路——

“產業工人只有追求卓越,才能干出閃光的業績”

10月23日上午10時,“人民工匠”許振超先進事跡報告會暨首場青島職工大思政課在青島湛山花園酒店舉行。當許振超走進會場時,來自企業和職業院校的勞模工匠、一線職工、學生代表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他,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報告會上,許振超以“我走過的工匠路”為題,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他從普通碼頭工人到“金牌工人”,再到成為“人民工匠”的成長歷程,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內涵,展現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愛國心、創造力。

故事1

成為碼頭工人:“別人能干,我也能干”

1974年,24歲的許振超進入青島港成為一名碼頭工人。

許振超(右)與團隊成員交流。

那時的青島港已經有了裝卸機械,但機械作業的貨種和場地受到很大限制,很多貨物的裝卸依然要靠碼頭工人手拉肩扛。雖然之前干過一段時間的裝卸工,但面對碼頭上相對原始的作業環境和繁重的體力勞動,許振超還是心生畏懼了。看到他有畏難情緒,老碼頭工人毫不客氣地說:“就你這樣還敢來混碼頭?”就這一句話,反而激發了許振超的斗志,他咬著牙默默告訴自己“別人能干,我也能干”。

許振超扛起180斤的進口原糖麻袋包,扛了兩次,第三次就被糖包壓得直不起腰,半跪在地上。另一位老碼頭工人見狀扯下他身上的麻袋包,一把拉起他,盯著他囑咐:“青年,你連麻袋怎么背都不會,上一邊學著吧,等你順過勁來有的是包叫你扛。”

回憶起那段往事,許振超說,那堂“勞動課”讓他悟出一個道理——“看似簡單的體力勞動,不是僅靠力氣就能干的,也要掌握門道”。于是,許振超在老碼頭工人的指導下,也慢慢學會了用巧勁搬包、借勁扛包、順勁碼垛,漸漸適應了艱苦的勞動。

【許振超說】每天收工后看到一個個貨垛、裝滿貨物的火車廂,心態也慢慢發生了變化。那時,我覺得勞動的成果里不僅有汗水和辛苦,還有未來和希望,要用自己的勞動為碼頭建設出力流汗,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于是,我帶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到生產勞動中去,在艱苦的勞動中認識勞動,只要是活,不管分內分外,都努力去干好。因為勞動的通俗表達就是干,干的實踐本質就是勞動。

故事2

九年門機司機:“不會就學,不懂就問”

許振超當了九年門機司機。剛被調去開門機時,為了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司機,他撲下身子學、扎扎實實干,反復操練,從難從嚴,練就了門機吊裝“一鉤準”。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許振超隨身攜帶筆記本、英文詞典,熟記每個電器元件、電磁開關的位置、功能。他還把門機的圖紙,按照原理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進行編號。為了便于記憶,他用膠布寫上記號貼到電器上。久而久之,他在作業時,只要感覺吊車工作聲音有異常,不用拿圖紙,打開控制柜就能找到故障點。

在這個過程中,許振超享受到了鉆研技術的快樂。他熟記整機電氣控制電路,利用新門機安裝的機會,經常鉆到吊車的各個接線柜里查清每一根電纜的走向、記住每根線號的變更。日復一日,許振超對門機整機的電氣原理圖熟記于心,提筆就能畫下來。

【許振超說】我當了九年門機司機,一直堅持學習專業知識,不會就學,不懂就問,我保養的吊車是隊里養護狀況最好的。由于我熟悉吊車的技術性能,面對一些復雜危險的作業環境,我也能想辦法安全圓滿地完成作業,這就是我當司機的底氣。如果沒有這個底氣,后來我們也不會創造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

故事3

凌晨高空作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越是急難險重,越顯責任擔當。許振超記得,那是一個深秋的半夜,他被枕邊的BP機發出的響聲驚醒,一看是隊里值班室電話,連忙打回去。原來是現場突起瞬間大風,調度沒有及時發出緊急避風指令,大風卷起電纜纏繞在軌道螺栓上,把電纜拉斷了。

許振超急忙騎自行車趕到現場,查看了電纜斷裂的位置,發現無法直接修復,只能全部更換新電纜。當時已是凌晨,沒有可供作業的吊車,他只能徒手操作。

說干就干。許振超首先安排值班電工上車拆除電纜固定螺絲,為換電纜提前做好準備。隨后,他又抓緊去清點備料庫,當看到需要的電纜都在時,他松了一口氣。更換電纜時,橋吊的后大梁通道很窄,只能勉強容納兩個人擦肩而過。許振超擔心年輕工人經驗不足被電纜扯下去,就自己把在最前面,幾個工人跟在他身后。大家齊聲喊著號子,一寸一寸地把總重400公斤的電纜從地面拉到45米高空。沒勁的時候,他們就臨時固定住線纜,倚著欄桿喘幾口氣。最終耗時2個多小時,許振超和工友們終于把7根電纜全部拖上橋吊。緊接著,大家又分頭固定、接線,等把所有工作完成時,天色已經露白。

【許振超說】這樣類似的工作,在當時時常發生,但也正是這樣的工作環境,鍛煉了職工隊伍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磨煉了技術工人精益求精的勞動技能,形成了全隊職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風氣。

故事4

安裝新型橋吊:“要有敢想、敢說、敢干的自信和膽量”

2001年11月,許振超被調到青島港前灣新港區,擔任橋吊現場安裝總指揮,并領到了當年年底前完成橋吊安裝工程的任務。接到任務時,許振超愁得一夜沒合眼,因為按照當時的安裝工藝,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經過一夜的思考后,許振超決定全面推翻當時的安裝工藝,重新進行組裝。得益于他豐富的工作經驗,他設計的新方案周密、細致,很快得到施工方的認可。

許振超(右一)在碼頭上與工友交流工作經驗。

就在大家一鼓作氣準備大干一場時,施工方通知他,對橋吊安裝起至關重要的1000噸水吊無法準時運抵青島港。許振超又通過施工方緊急聯系日本、韓國的廠商,也沒有找到符合要求的水吊。一時間,安裝任務陷入僵局。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時,青島港得到消息,天津渤海石油公司的一條900頓水吊正停在廣東南澳島,這個水吊的技術參數能滿足橋吊安裝需要。他迅速調來水吊的技術圖,卻發現水吊起升高度差了5米,即使滿負荷起重吊桿幅度也差了3米。可是,當時國內外能救急用的水吊已經沒有了,他反復核對數據后,又提出可以利用高潮水的潮差解決問題。為此,他設計了周密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安裝過程順利進行。

然而,在水吊從廣東運往青島時,又遇到了牽引水吊的拖輪主機發生故障、突遇大風惡劣天氣導致拖輪無法起航等問題。面對這些意外波折,許振超在一天天的焦急等待中度過。他自己做了一張海域圖,每天標注水吊的位置,就這樣一直標到了2001年12月26日。當天上午9點30分,水吊運抵青島港,但留給許振超的安裝時間只有5天了。

許振超立即和安裝場地上的工人投入工作,把所有部件反復檢查了三遍,又把可能出現問題的應急措施一一落實。最終,在2001年12月31日晚7點,許振超和工友們把這臺當時全國最先進的橋吊安裝了起來。許振超說,這是他當隊長干的最大的工程。

【許振超說】我們有了世界一流的碼頭、有了一流的裝備,那我們就一定要干出一流的業績。對我們一線產業工人來說,要有敢想、敢說、敢干的自信和膽量,技術上要有自己的“殺手锏”,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走,不是中國碼頭工人的選項。

故事5

練就“顯新穿針”絕活:“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吊箱過程中,許振超發現,司機們的操作很難達到穩準輕快的要求。橋吊司機在作業時,一次對不上箱,一個工作循環就要損失五六秒鐘,看起來損失的時間不多,可細算下來,一小時就少吊3個箱,一個班一臺車就少裝卸20多個集裝箱的貨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振超組織工友們找來啤酒瓶、礦泉水瓶等道具進行日常練習。

許振超(右)在工作一線。(資料照片)

工友們把啤酒瓶放在地上,在吊具上裝上一根電焊條,讓司機操作吊具從38米高度全速下降,并要求大家把電焊條插到瓶口中。開始時,很多人說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因為吊具在無風環境靜止狀態下,自由擺動的幅度也有3至5厘米,而啤酒瓶口的直徑僅有2厘米。但是,許振超和工友們沒有放棄,他們決心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最終,大家練成了“顯新穿針”的絕活。從2005年開始,許振超和他的隊友們就是憑借手中的“絕活”,多次打破了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

【許振超說】產業工人只有追求卓越,才能干出閃光的業績。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有責任、有能力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承弘揚下去,胸懷強國之志,錘煉強國之技,勇建強國之功,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原主任、青島市產業隊伍建設改革研究院顧問劉文儉:

讓“振超精神”化為“振超效應”

“人民工匠”是至高無上的國家榮譽。“振超精神”的產生與時代發展、改革開放、社會導向、企業文化和個人努力等密不可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發展,知識經濟、信息時代撲面而來,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需要產業工人努力掌握先進技術和運用先進設備,以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不斷創造出一流業績。山東港口青島港大力倡導“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貢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犧牲”的企業精神,為許振超的個人成長、“振超效率”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許振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個人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由此才使“振超效率”和“振超精神”產生了巨大的“振超效應”,創造出一個個世界紀錄。

產業工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許振超的事跡表明,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人,同樣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成為對企業、對社會十分寶貴的人才。新時代的產業工人要以許振超為榜樣,找準人生目標,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刻苦學習、勤勉奮進,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知識;可以不進大學,但不能不學習。”這是許振超最深切的體會。人才培養的途徑也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普通高校,也可以通過接受職業教育或自學成才。因此,我們要切實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增效,建設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以滿足大家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大力弘揚“振超精神”必須與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緊密結合,在全面總結產改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系統謀劃新一輪工作,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真正把產改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齊魯大工匠、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張合禮:

許振超師傅那句“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如同一顆種子,在我心中扎了根,激勵著我在高鐵產業這片熱土上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為追求千米焊縫零缺陷而不懈努力。今年,許振超師傅榮獲“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讓我備受鼓舞。作為新時代產業工人,我將以“振超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錘煉技術技能,勇攀技術高峰,為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青島大工匠、青島海爾(膠州)空調器有限公司質量技術員王陽陽:

許振超師傅被授予“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是對產業工人的巨大鼓舞,對我更是一次極大觸動,成為像他一樣的技術工人將是我不竭的前進動力。我將立足崗位,繼續在海爾的創新平臺上精益求精,把產品精雕細琢,用實際行動詮釋“海爾人真誠到永遠”的精神。我將勇于擔當,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通過勞動和技能競賽等工會創新創造平臺,不斷學習、交流、提升,勇闖技術創新“深水區”和“無人區”,展現工人風采,貢獻工人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萍)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山東省在青島召開大會,要全力做好這篇大文章

2024-10-24    青報觀象山

警情通報

2024-10-24    市北公安

青島今天白天晴間多云 最高氣溫19℃ 最低氣溫14℃

2024-10-24    青島氣象

青島早知道|官方解讀青島“樓市十條”:青年人才最高可領10萬元購房券;市北區今年基本完成123個老舊小區改造 新建成停車場14處

2024-10-24    青島新聞網

基本完工!市北區:老舊小區“改出”新風景

2024-10-24    微市北

利好政策疊加,房地產市場“暖意漸濃”

2024-10-24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日均客流量3萬余人次!撫順路批發市場:煙火氣升騰

2024-10-24    微市北

開展聯防聯動26次!青島積極應對大風降溫天氣,保障蔬菜穩定供應

2024-10-24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乌兰察布市| 江源县| 阿拉善左旗| 弋阳县| 西城区| 安义县| 伊金霍洛旗| 阜平县| 佳木斯市| 广汉市| 威宁| 郯城县| 澎湖县| 安仁县| 莫力| 临清市| 南宁市| 陵川县| 外汇| 会宁县| 柳江县| 泸溪县| 九江县| 鹤山市| 双鸭山市| 赣榆县| 广昌县| 中卫市| 宽城| 泗阳县| 汽车| 通江县| 山丹县| 尼玛县| 清徐县| 新源县| 泌阳县| 沽源县| 毕节市|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