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不足百天!沖刺階段,聽聽青島這些高三老師如何支招
沖刺階段做好“三個回歸”
距離高考不足百天 高三老師支招考生“回歸課本、回歸真題、回歸錯題”
近日,島城各所高中舉行高三高考百日誓師,高三學生正式進入高考沖刺倒計時。在臨考的關鍵期,丟分點的查漏補缺和成績如何進一步提高成為同學們關心的話題。近幾年,高考命題的立意逐步深化,重點從檢測“做題”能力發展為考查“做事”能力,重在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在高考側重點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考生如何在100天內做到科學備考?如何達到“彎道超車”的效果?針對學生們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多位高三老師,給出多方面建議。
資料圖片
青島九中 高三年級主任姜龍方
針對高考丟分點做好“三個回歸”
《2023年北京高考研究報告》顯示,考生在以下幾方面丟分情況比較明顯,一是一些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存在不扎實、不牢固的情況。二是在學科探究能力方面,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得分率都比較低,說明多數考生不具備“從新穎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構建適當的簡化模型,并應用恰當的研究方法得出結論”的能力。三是學生閱讀能力、信息搜集與讀取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青島九中高三年級主任姜龍方表示:“備考最后階段做好‘三個回歸’,能幫助考生實現新的突破,這三個回歸分別是‘回歸課本、回歸真題、回歸錯題’。”姜龍方提醒考生,距離高考還有不到一百天,考生需要回歸教材,在課本中找尋可能的考試重點,做好耐心細致的梳理和復習。此外,在最后有限的時間內,考生應該更多回歸真題,將近幾年的高考整卷作為練習材料,從審題、答題、標準答案的分析等多個角度體會命題思路,感悟考查重點,警惕疏漏知識點。“越是到了沖刺階段,考生越要保持理智思考。”姜龍方表示,有不少高三考生做了無數套模擬卷,但不少考生依然會反復犯同樣的錯誤,如審題不清、相似概念辨析不清等。因此,姜龍方建議考生應認真梳理重要模擬卷上的典型錯誤,對錯題進行圈點批注,避免在高考中再發生類似的錯誤。
注重“錯題”“典型題”練習,是成績提高的“加速器”。“并不是錯題改好了就說明自己掌握了,很多人只不過是將‘答案’重新復制了一遍,對于成績提升并無幫助。”在姜龍方看來,考生能夠在一段時間后不借助答案完全解答出來且結果正確,才是真正達到解決丟分點的目標。
調整備考心態
養成科學規律作息
臨近高考,考生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心態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情況。考前適度焦慮未必是壞事,適度緊張會激發人的潛在能量,有助于大腦保持足夠的興奮。但這種焦慮和緊張一旦超出范圍,則會削弱高考備考的戰斗力,影響復習效率。
為了緩解備考焦慮,姜龍方建議考生,當下階段,首先要明確自我定位,在目標定得過高時,容易因難以達到目標而產生焦慮,影響考試發揮;而目標定得太低,則會影響潛能發揮。因此,要根據考試成績,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的學習實力,確定適合自己達成的目標,能給這段時間的復習帶來增加自信的效果。其次要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來給自己提高自信心,緩解焦慮。積極的心理暗示是一種啟示、提醒和指令,它會告訴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和怎樣行動。當高考臨近時考生要學會“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抓關鍵問題。
此外,要調整好作息規律。在高考前的最后這段時間里,要拒絕搞疲勞戰術。最后要學會溝通交流,“有的學生總是把心事憋在心里,越想越別扭,越琢磨越沒信心。因此,要學會溝通交流,學會釋放不良情緒,如把心事寫在日記本上,或者跟父母、朋友、老師說說,尤其是父母,這時候應該提供情緒價值,及時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父母和老師的鼓勵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姜龍方說,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把內心的苦悶傾訴出來,并得到他們的安慰、鼓勵和支持,這樣有利于釋放心理壓力,也有助于改變信心不足的狀態。
青島九中 高三化學老師林映霞
加強分析能力建立邏輯體系
“高考倒計時100天,對于考生來說是一個非常緊迫的時刻。在這個時間節點,考生必須掌握一些沖刺攻略,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取得好成績。”青島九中高三化學老師林映霞建議考生要加強分析能力,完善邏輯分析體系。針對理科中的物化生,這一點尤其受用。比如化學科目,需要考生夯實基礎、揣摩例題、重做實驗、查漏補缺、精練習題、總結提高。認真研究課堂上老師講解的例題并深刻理解,學習分析問題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
此外,化學有很多實驗題,在復習實驗的原理和做法的同時,對一些重要的實驗,要親手重做,以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面對靈活變化的考題,“死記硬背”的效果往往不如預期,考生要做的是建立嚴密的邏輯思考體系,探究題目條件與解法之間的必然聯系、邏輯關系,并根據問題特點主動選擇適合該題的方法。如果只是為了解題,機械套用所學方法,忽略題目本身的特點和結構,花費的時間和出錯的概率都會上升。
“復習要有效率,有效果。”多位高三老師表示,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后,對學生來說能自我支配的時間更加寶貴。這時候“復習”變得尤為重要。如何把握好“自我復習”,學生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如果課堂上老師留下了幾分鐘讓學生自由支配,那就要把這幾分鐘用于消化復習當堂知識,“趁熱打鐵”。每天的自習除了完成當天作業和試卷外,應保證當天功課的及時復習,當天功課當天清,一周功課一周清。及時復習花費的時間少、效果好。其次要學會分散復習。分散復習由于時間短,不易引起疲勞和干擾,復習效率自然就高。在各科都進入復習的考前沖刺階段,要根據分散復習的原則,把各科穿插起來復習。此外,要抓重點多次復習。階段性的多次復習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不求面面俱到,而應有所側重。這樣,“復習”才會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質的提升。
青島十七中 高三政治老師李永萍
關注高考變化動向 及時調整復習策略
高考的題型一向以靈活多變為主要特點,對考生們的檢驗也早已脫離模板化的套路。青島十七中高三政治老師李永萍建議,當下考生備考時要關注教材與課堂的銜接性,重視領會教材的理念,學會給自己做減法,注重基礎,突出主干。近幾年,學科核心素養、核心思維和關鍵能力的檢驗在加強。拿政治科目來說,政治科目答題有一定的套路和通用語句,將答題思路理清,背熟通用語句,考場上根據實際題目分析答題。
此外,政治科目中考察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的話題越來越多,這就表示著高考要求考生要關心國家、放眼世界,注重自身綜合發展。因此,考生要多關注近一年發生的熱點大事件,時事熱點要通過自我分析結合書本知識,才能拿到理想分數。此外,新高考重視創設新情境,考生要加強對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刪繁就簡。注重從“單一內容”發展為“整體思維”,重視學生開放性的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在高考靈活性增強的情況下,考生應多關注變化動向,及時調整復習策略。青島十七中多位高三老師認為,考生在復習時要注重知識的廣度,做到無遺漏。如果把復習的重點放在單個知識點、單個專題的訓練上,忽略了知識的廣度,會使考生在后期的復習上遇到瓶頸,知識的廣度能為解決綜合類問題提供便利,注重知識的廣度,實際上也是近兩年考綱修改前提下要做的重點復習之一。(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