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213億元!10個重點項目在青島藍谷集中簽約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3月4日上午,青島藍谷管理局2024年招商引資工作大會召開,總投資213億元的1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涵蓋高端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會上,藍谷管理局各招商部門代表紛紛表態發言,駐藍谷高校院所代表也建言獻策,吹響了新一年招商引資的沖鋒號。
當前,藍谷正處在產業發展“量的積累”和“質的提升”的醞釀期,加快提升藍谷產業發展質量已成為廣泛共識。結合自身優勢資源,藍谷確定了海洋高技術服務、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海洋文旅、涉海總部經濟“3+2”產業在內的產業體系。同時搭建四大千畝產業園,作為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的載體。
10個項目中,落戶海洋生物產業園的瑞科盟生物獸藥分裝生產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主要從病料中分離病原菌,按照裂解譜、穩定性等指標廣泛篩選噬菌體,開發出液體、粉劑形態的獸用藥品及保健品。還有瑞譜樂醫療研發平臺項目,將陸續開展腹腔鏡等三類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后續將在藍谷打造公司醫療器械研發平臺,建立專業服務團隊,積極推進醫療器械國產化替代、高精醫療器械研發生產。
海洋科研是藍谷的一張王牌。2023年,藍谷科技創新實現了新突破,嶗山實驗室高質量入軌運行,大洋鉆探船北部碼頭揭牌啟用,中船725所二期、國家水生動物防疫技術研發中心等加快建設,海洋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大規模混合算力海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成功獲批。全年新增創新平臺15個,突破100個、達到108個,省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達400余人,科技創新的勢能不斷聚集。
此次簽約的森科特海洋智能觀測及水下智能作業裝備產業化項目,是藍谷2017年開始培育的一個科研成果自主產業化項目。項目主要建設水下作業機器人、水下觀測裝備生產車間,研發實驗室,進行海洋智能裝備研發、生產。目前,項目已進入成品化、產業化階段。
當天簽約的還有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藍谷分中心及增材制造藍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占地50畝。項目主要瞄準3D打印文創產業的成品生產和設備生產、銷售以及3D教育教輔機器的生產和銷售,將深度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會上,青島藍谷聘任山東大學(青島)、北京郵電大學、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國實集團青島美爾高科等13家院所、單位、部門相關負責人,擔任藍谷招商大使。“非常榮幸擔任藍谷的招商大使。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我們從事的相關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合作伙伴招引到藍谷來,共同發展,不斷壯大產業集群。”青島國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總裁譚華表示。
新的一年,青島藍谷將招商引資作為工作的主責主線、重中之重,聘請駐區各大院所、企業代表為招商大使,就是要擴大招商引資的“朋友圈”,提升項目招引的“精準性”,讓社會各界朋友成為藍谷發展有力的參與者、合伙人,齊心協力奏響“大抓招商、共促發展”的強音。
2023年,藍谷管理局組建五大產業招商中心,全年完成簽約項目44個、總投資521億元。鵬博士上市公司總部整體遷入,百洋股份發布遷址藍谷公告;總投資619億元的52個省市區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同時,產業園區建設加速推進,海洋生物產業園青島美谷生物共享工廠投入使用,活性乳酸菌項目主體封頂;海洋高端裝備產業園市政配套道路加快建設,大唐華芯威半導體、水下機器人產業園啟動開工。
“下一步,藍谷將進一步聚焦‘3+2’主導產業,精準開展招商引資,同時做好落地項目服務,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藍谷管理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部部長劉玉龍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