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青島:加碼海洋發展,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

2024-03-02 06:41    青島日報

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正被一系列現實頻頻驗證。

放眼世界,海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加值的貢獻在加速增長。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2030年,海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加值的貢獻(相對2016年)將翻一番,占全球經濟增加值比重約2.5%。面向全國,我國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洋生產總值由5萬億元增長到9.4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8%左右。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一個明顯的軌跡,就是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強盛。而那些向海而強的萬千故事,不只發生在過去,也正鋪展在眼前。東京、鹿特丹、倫敦等國外城市,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在港口航運、海洋金融、海洋科技等領域形成生產力,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2024年以來,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海南省海洋廳、深圳市海洋發展局、寧波市海洋經濟發展局、舟山市海洋經濟發展局等海洋職能部門紛紛成立,我國沿海諸多省市正把發展的著力點、突破點進一步向海洋領域拓展,搶占海洋發展制高點。

位于青島藍谷的國家深海基地。

青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經略海洋,一直走在前列。多年來,青島海洋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近日,青島海洋發展又傳來好消息:2023年,青島預計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300億元以上,分別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和全市生產總值約30%。

這是青島堅定不移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的最新答卷,也是青島肩負中央賦予的“強化海洋功能與特色、帶動形成一批現代海洋城市”重任,著力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態度和底氣。主動服務、融入海洋強國戰略,青島正不斷強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在經略海洋上奮力爭先,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謀海濟國

新年伊始,挪威在海洋領域放出“大招”。2024年1月,挪威議會以80票贊成、20票反對的票選結果,批準開放28.1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進行深海采礦。這片海域幾乎趕上了意大利的國土面積。挪威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開放大陸架進行商業深海礦產勘探的國家。該舉動引起全球關注,也再次說明,浩瀚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就在挪威為深海采礦投票的同一時間,我國也在加緊行動,由中國船舶第七〇二所研制的我國首臺深海采礦車正在進行千米海試前的準備,確保在首批進入商業化深海采礦隊伍中不“掉隊”。

而在深海采礦這項國家戰略的實施過程中,青島的海洋力量長期參與其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國內最早開展了深海稀土資源調查研究工作,前不久,由其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深海稀土資源高效探測評價技術與示范”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青島召開,該項目將力爭實現深海稀土資源高效勘查與資源量精準評估,為深海資源開發和海洋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這只是青島海洋力量服務國家深海開發的冰山一角。在無數個海洋強國建設的關鍵節點上,都有青島勇挑重擔的身影。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青島布局了諸多涉海大院大所。例如,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第一個綜合性海洋漁業研究機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第一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國家深海基地,我國海洋領域第一個國家實驗室嶗山實驗室,我國最強的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作為我國海洋科研力量重點布局的城市,目前青島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三項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一。

這是青島承擔國家海洋重大戰略任務的堅實基礎,青島也因此形成了經略海洋、謀海濟國的傳統。因為“家底”殷實的青島,總能以高瞻遠矚的目光來審視國內外海洋發展形勢,推動開展長遠且意義重大的謀篇布局,保持前瞻性、國際化、引領性。

時間回到2016年1月27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后稱“嶗山實驗室”)組織召開23位院士參加的大洋鉆探船建設研討會,呼吁建設我國大洋鉆探船。此后,在當時國土資源部以及山東省、青島市的支持下,中國地質調查局、嶗山實驗室共同推進大洋鉆探船的立項建設工作;2023年12月18日,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萬米的大洋鉆探船正式命名為“夢想”號并下水試航。預計2024年全面建成后,將有力支撐我國實施大洋鉆探國際大科學計劃,為深海礦產資源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產業化提供重要裝備保障。

向深海進軍,引領深海科技、產業發展,沒有自己的深海探測技術不行,沒有自己的深海裝備更是癡人說夢。由青島打頭陣、當先鋒,大大加快了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的進程,助力我國在海洋領域不斷實現趕超和引領。

謀海濟國,國賦重任。眼下,青島還在深度參與更多國家層面的海洋戰略、布局。落地建設全國唯一聯合國“海洋十年”合作中心,加快建設國家深海基因庫、深海大數據中心和深海標本樣品館等深海三大國家平臺,這座海洋城市正通過持續服務、融入海洋強國戰略,形成新優勢、彰顯影響力。

耕海強市

經略海洋的時間長河里,青島謀海濟國,也反哺自身,借助海洋這個最大的城市特色和優勢,從昔日的一個小漁村蝶變為如今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寫就了一篇以海為媒、不斷提升城市能級的進階史。

2023年3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聯合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機構,成功破譯迄今最大動物基因組圖譜——南極磷蝦基因組圖譜,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是我國海洋漁業領域第一篇《細胞》論文,不僅再次彰顯青島海洋科研實力,而且為南極磷蝦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然后,人們不由得要問:青島“破譯最大動物基因組圖譜”之后,要做什么呢?

今天,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越來越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青島海洋科研實力領先,海洋產業基礎堅實,28個海洋及相關產業均有布局,近年來,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的事例并非鮮見。

那些獲評“青島市現代海洋英才”的海洋院校科技人才和海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就極具說服力。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薛長湖深耕海洋食品,牽頭完成海參功效成分解析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助推我國海洋水產品加工產業進步;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董韶光聚焦養殖工船,聯合院所、企業,解決了船載艙養、減振降噪等技術難題,創新打造出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引領養殖工船產業發展;青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東專注海水淡化,實現多種關鍵技術及裝備國產化,有力推動青島海水淡化產業規模化發展、走在國內前列。

眾多海洋科技突破的背后,都蘊含著成果轉化后推動甚至引領產業發展的潛力。上述關于破譯南極磷蝦基因圖譜的“后續”已經有了回答:2023年12月,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與逢時(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南極磷蝦高值利用與質量檢測聯合研發中心,聯合攻克南極磷蝦高值利用等難題,推動產業升級。

事實上,青島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就是依靠一個個具有科技創新性的項目逐步建立。海洋一產方面,建成交付我國首個深遠海大型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網箱以及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引領我國以深遠海養殖為代表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海洋二產方面,抗腫瘤海洋一類新藥BG136啟動臨床試驗,全球首個海水淡化濃鹽水提鋰項目落地,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完成主體建造……依托于此,青島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海洋裝備制造等產業持續提檔升級;海洋三產方面,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項目加快建設,全國首個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投產運營,青島海洋旅游頻添利好,海洋交通運輸能力得到巨大躍升。

就是這些“藍色引擎”,驅動著青島這座城市持續躍升。結合省反饋海洋經濟核算數據,預計2019年到2023年五年間,青島海洋經濟年均增速超8.5%。多年來,青島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市生產總值超三分之一。青島通過親海耕海,實現了因海而興、向海而強。      

拓海升級

21世紀是海洋世紀。藍色經濟正日益成為新世紀發展的制高點,成為帶動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強大引擎。

一直以來,青島著眼增強海洋發展長遠競爭優勢,努力搶占產業新賽道,推動早謀劃、早布局。2023年,由青島企業建造的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投用,填補了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目前,渤海、南黃海等重點海域碳封存選區評價已經完成,多個海域碳封存示范工程穩步推進;還是2023年,青島兩艘更先進環保的15萬噸級養殖工船開建,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近年來,青島通過交付運營“深藍1號”網箱、“國信1號”大型養殖工船等漁業“1號工程”,拓展了我國海水養殖的邊界,面對充滿更多未知的深遠海,我們不再“望洋興嘆”。

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發展,需要循序漸進、由淺及深,越到“深水區”越充滿挑戰。但機遇與挑戰并存。大環境、大形勢在變,而只要發現機遇、創造機遇、把握機遇,海域碳封存、深遠海養殖等關于海洋的諸多構想最終都會照進現實。

回顧過去,成果亮眼;面向未來,催人奮進。當前,青島正聚焦海洋漁業、海洋裝備、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航運金融、海洋文旅7個主導產業和深海開發、海洋物聯網2個未來產業,深化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拓海升級。2023年,青島總投資2000億元的90個海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399.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58%;簽約引進海洋項目153個,總投資1490.02億元。

今年2月召開的青島市海洋工作會議,又吹響了新的一年向海圖強的號角。加快國家水產種業北方繁育基地建設規劃,著力打造全國水產種質研發創制高地;推動海工裝備由C端向EPCI(即總承包工程,包括設計、采購、建造和安裝各環節)多鏈條發展,打造“總部型”海工裝備制造業;破壁海洋特色園區建設,以園區經濟之“勢”,謀產業集聚之“強”……系列部署記錄著青島經略海洋的奮進步伐。

海洋的開放性、聯通性決定了海洋工作的國際性。2023年,青島70%的外事活動與海洋有關。2023年11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主辦的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籌建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線上舉辦。青島受邀加入該平臺及籌建工作組,成為該平臺的11個創始城市之一,是其中唯一的亞洲城市。眼下,青島作為聯合國海委會“海濱之城”平臺亞洲唯一創始城市,正通過籌備2029年第四屆世界海洋觀測大會等方式,進一步聯通世界,不斷擴大海洋“朋友圈”,打造海洋高水平開放的窗口城市。

青出于藍啟新程,奮楫爭先立潮頭。

當前,全球海洋產業發展格局加快調整,海洋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同時,國內沿海城市競相加碼海洋,競爭不減反增。“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賦予青島“強化海洋功能與特色、帶動形成一批現代海洋城市”的重任,如今船至水深處,唯有中流擊水,以敢闖敢干、一往無前的姿態,奮力爭先,在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中書寫更深邃的藍色華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李勛祥)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奔赴春山,種下綠色!青島這些義務植樹活動邀您“添綠”

2024-03-02    青島日報

青島:加碼海洋發展,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

2024-03-02    青島日報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

2024-03-02    新華社

濰宿高鐵至青島連接線項目傳來新進展,青島段在全線率先啟動這一工作

2024-03-02    青島日報

海納壹周|地鐵6號線一期力爭上半年開通!青島今年改造433個老舊小區

2024-03-02   

周末帶娃去哪玩?青島這些“加油充電”好去處,坐著地鐵就能到

2024-03-02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平均招聘薪酬9322元 春招市場供需兩旺

2024-03-02    青島晚報

青島今天晴間多云,市區最高氣溫8℃,最低氣溫1℃

2024-03-02    青島氣象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康保县| 大埔区| 宝鸡市| 闽清县| 长岭县| 西城区| 扬州市| 武山县| 策勒县| 肥乡县| 灯塔市| 哈尔滨市| 峨眉山市| 合江县| 隆昌县| 仙游县| 大厂| 专栏| 莱芜市| 家居| 长春市| 长葛市| 景东| 灵石县| 长子县| 阿拉善盟| 临湘市| 上思县| 新邵县| 怀远县| 通河县| 镇赉县| 西城区| 邵阳市| 申扎县| 望江县| 甘德县| 达拉特旗| 中牟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