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跑路找老人“背黑鍋”?青島多家金寶貝關店,家長學費討要無門
青島新聞網1月22日訊(記者 吳陽)負責人失聯,家長們預交的學費要不回來,員工的工資也是一拖再拖。日前,青島新聞網接到市民譚女士反映,早教機構“金寶貝”多家店鋪相繼閉店,家長預付學費討要無門,維權家長多達三四百位,涉事金額超百萬。“去年9月,關店潮開始前,金寶貝公司法人還變更為高齡老人。”譚女士說。
2022年年底,譚女士在“金寶貝”早教機構預付了近一萬元學費,給孩子報了100多節早教課程,課還沒開始上,店鋪就關門了。“之前的課包還沒上完,又續費了新課包,一節課還沒上呢,就通知閉店了。”譚女士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金寶貝”金獅廣場、和達中心城、悅薈店相繼關閉。
記者來到位于市北區悅薈廣場的“金寶貝”門店,如今的教室里,幾乎所有的設施都已經被拆除,破碎的吊燈、枯萎的綠植,種種跡象表明這里已經關停。在前臺的轉課申請登記表中,“舞星集藝術培訓中心”“小白帆”等機構可以轉課,接受課時為6—20節,并且對課程完成時間進行了限制。“金寶貝說可以把課轉到別的店,但李滄店離得太遠,其他品牌只接受最多二十節,像我這樣剩了一百多節課的就沒法轉課。”譚女士說,想要回預存的課費,但是“金寶貝”的負責人卻早聯系不上了。
譚女士的遭遇并非偶然,僅“金寶貝維權群”內的家長就有二百多位。家長們已向青島市場監管部門和法院求助,在“金寶貝維權群”群內,市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雙山所的工作人員發表公告:“近期金寶貝投訴較多,且該機構故意拖延、部分已經簽訂退費協議的已長達半年之久。發布消費警示的同時,建議家長們保留好證據,通過人民法院進行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除了無處追討學費的家長,“金寶貝”員工也在網絡發文,稱工資被拖欠了:“不給員工繳納社保超過一年,累計拖欠三個月部分工資,多次溝通協商無果。”
不僅是學費難以追討、拖欠員工工資,譚女士還發現,“金寶貝”的公司法人早就更換為1952年出生的老人。隨后記者在天眼查進行查看,“青島金色前程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記信息顯示:2023年9月12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發生了變更,由郭某變更為葛某某。
那么,面對早教機構突然關門的情況,消費者和員工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權呢?上海錦天城(青島)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鋼表示,“作為消費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機構)在注冊資金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銀行賬戶、名下資產等通過法律途徑進行查詢、查扣以及處理。如果經過相關調查,能夠查實教育培訓機構在明知自己無法經營的情況下,還預收費用,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