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再添自閉癥醫保定點醫院 給予"星星的孩子"更多關愛
青島新聞網7月23日訊(記者 李麗濤)近日,對于自閉癥兒童們來說有一個好消息,青島又新增一家自閉癥醫保定點醫院——位于城陽的青島正陽心理醫院。
近年來,為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救助水平,青島市也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多家醫院被納入自閉癥醫保定點醫院,患兒在定點醫院發生的門診康復醫療費用納入醫療保障范圍內。另外,自閉癥兒童的康復醫療費經醫保報銷后,還可再按照市殘聯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康復救助,個人負擔將得到進一步降低。
康復訓練是自閉癥目前唯一有效的矯正途徑
目前,青島正陽心理醫院已獲批開展兒童日間康復業務,凡參加青島市居民社會醫療保障,由二級以上醫保定點公立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評估有康復適應指征,適合在門診康復醫療的0~17周歲“孤獨癥、精神運動發育遲滯”兒童,可在該院康復治療。
自閉癥又被稱為“孤獨癥”,是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患有自閉癥的兒童通常被大家叫做“星星的孩子”。
自閉癥多數病例的發育異常開始于嬰幼兒期(三歲前),一般在5歲之前就已表現明顯。據《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III》中稱,我國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癥人群,每年新增20萬自閉癥兒童病例。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自閉癥的發病率是1∶100(另有最新說法,在我國,大約每68名孩子中就有1名患有自閉癥),現有自閉癥兒童人數約500余萬人。以此推算,青島市0-14歲兒童中自閉癥發病率可達1.5萬余人。
然而,作為一種發育障礙,自閉癥尚無特效藥,無法痊愈,康復訓練是目前被證明唯一有效的矯正途徑。為了給這群“星星的孩子”打造一條通往社會的天梯,讓他們獲得有效的康復訓練,康復醫療機構數量不足,發展現狀良莠不齊,康復訓練負擔重等問題也成為不少自閉癥家庭面臨的困境。
醫保報銷+補助 這些政策助力自閉癥兒童康復
2019年8月,青島出臺了《關于貫徹魯醫保發〔2019〕51號文件做好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高腦癱等殘疾兒童、自閉癥兒童以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醫保待遇水平。根據文件,凡是參加青島市居民醫療保險的0-17周歲的腦癱、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等殘疾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其在定點醫院發生的門診康復醫療費納入醫療保障范圍。
隨著醫保定點醫院數量的增加,也使得更多患兒得到有效診療。對于青島的自閉癥兒童來說,康復醫療費經醫保報銷后,還可再按照市殘聯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康復救助,個人負擔將得到進一步降低。青島市正式實施的《關于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明確了救助標準,對于具有青島市戶籍0-17周歲、被認定為困難家庭(低保、低收入)里的自閉癥兒童,進入定點機構接受全日制康復訓練的,給予每人每月3500元救助,接收非全日制康復訓練的,給予每人每月2100元救助。其他家庭自閉癥兒童接受康復訓練,按照其相應訓練方式救助標準的60%給予康復訓練救助。
【附救助申請流程】
(一)救助申請審核。
自閉癥兒童家長 (監護人)持兒童家庭戶口簿、殘疾人證、1寸免冠照片4張和專業醫療機構診斷病歷(需明確自閉癥)向戶籍所在地街 (鎮)殘聯提出申請;
街 (鎮)殘聯初審無誤后報區 (市)殘聯,區 (市)殘聯會同民政、醫保等部門對低保、低收入等相關信息進行核實。5個工作日內完成申請人提交材料的審批備案。(的確需要到青島市以外的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的,應在接受康復服務前1個月提出申請。)
(二)救助實施。
對符合條件的自閉癥兒童,由其監護人按照就近就便原則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到選定的定點康復機構辦理康復訓練注冊登記,建立康復檔案,簽訂康復服務協議。區 (市)殘聯會及時將殘疾兒童在定點康復機構提供服務的相關信息錄入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管理系統。
(三)救助費用結算
(1)自閉癥兒童康復救助所需資金由戶籍所在地區 (市)政府負擔。殘疾兒童在區 (市)直屬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每季度按實際完成的康復訓練任務,申請康復救助資金,經區 (市)殘聯審核后,將康復救助資金撥付直屬定點康復機構。兒童在市殘聯直屬定點康復機構 (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市按摩康復醫院)接受康復訓練的,事前需到所在區 (市)殘聯報備,市級安排各區 (市)轉移支付資金時,據實結算各區 (市)應負擔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
(2)自閉癥兒童在市級定點康復機構或上級定點康復機構接受有償康復服務的,憑有效康復票據到戶籍所在地的區 (市)殘聯辦理康復救助。
(3)自閉癥兒童到定點機構接受康復訓練服務的,經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報銷后,憑有效康復票據到戶籍所在地區 (市)殘聯辦理康復救助手續。個人自付總額低于救助標準的,按實際發生數額給予救助;個人自付總額高于救助標準的,按其應享受的救助標準給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