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32℃!青島的“桑拿天”來了!未來天氣很刺激……還有這些一定要注意
有種天氣叫青島的天氣,
有種意外叫青島的夏季。
溫度說高就高!
這兩天行走在青島的馬路上
仿若一塊行走的五花肉!
昨日22時26分,
我們迎來了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
大暑
天氣進入一年中最悶熱的時候。
傳說中的“桑拿天”來啦!
大暑處于三伏天的中伏階段,這期間空氣相對濕度最大,市區平均相對濕度多在80%以上(夏季平均相對濕度84%),體感溫度會比較高。另外,目前夜間的最低氣溫都升高到24℃左右,和六月份白天的最高氣溫差不多,而白天最高氣溫大多在28℃上下,有時超過30℃。晝夜溫差小,早晚也不涼快,所以人體舒適度更差,盛夏高溫,酷暑難耐。尤其在最高氣溫大于35℃的炎熱日子里,人們易中暑。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連日來青島天氣晴朗悶熱,
昨天市區最高氣溫30℃,
內陸地區最高32℃,
大家已經感受到了盛夏的熱情。
青島市氣象臺22日16時發布:
未來幾天,
我市以晴轉多云天氣為主,
氣溫有所上升。
△圖源:中國天氣網
23日最低氣溫全市23~24℃,23日白天最高氣溫市區和沿海地區29℃左右,內陸地區32℃左右。
24日最低氣溫全市22~24℃,24日白天最高氣溫市區和沿海地區30℃左右,內陸地區32℃左右。
連日來,
河南遭暴雨襲擊。
很多人關心暴雨是否對山東造成影響,
氣象專家的回復來了
7月21日,小編從山東省氣象臺了解到,此次河南強對流降雨天氣主要影響山東魯西南地區,但雨量較小,降水較分散。山東其他地區基本不會受到河南暴雨影響。
目前山東正處在雨季,山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興池說:“雨季的特點是高溫高濕,給大家的感覺就是悶熱,底層的高溫高濕會導致降水條件的不穩定,局部地區在午后可能會出現降水情況。”
夏季是洪澇災害多發的季節,
小編提醒各位市民朋友
務必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避險自救能力。
青島市區46處易積水路段大盤點!
雨天行經這些地方請慢行
進入主汛期,青島降雨隨之增多,短時強降雨往往容易造成部分路段積水,為出行帶來不便。小編從青島水務排水公司了解到,根據前期梳理,市內三區共有46處易積水點,提醒車主雨天行經這些區域時要提前觀察,注意慢行。
市南區(14處):南京路江西路口、廣西路(江蘇路-常州路段)、函谷關路18號附近、湛山五路太平角三路口、閩江路南京路口、寧夏路大福源門前、西陵峽路、西陵峽路八大峽廣場路口停車場、廣州路云南路口、前海一線風景重點區、濟南路山西路口、香港中路家樂福門前、泉州路與香港路交界麥凱樂門前、山東路與香港路口。
市北區(24處):鄭州路重慶南路路口、洛陽路重慶南路路口、長沙路臺柳路路口、萍鄉路宜陽路路口、東山路、西吳二路、通山路、杭州路四方機廠、延安二路三百惠門前、興隆一路鐵路橋、鎮平路鐵路橋下、延吉路、海岸路橋底、遼寧路大港緯三路口、壽光路遼寧路口、普集路(普集支路)青海路路口、西吳路鎮江北路口、九江路、商丘路海琴廣場門前、大連路臨邑路口、普集路(普集支路)青海路路口、孟莊路鐵路橋、勝利橋五路車站、舞陽路。
李滄區(8處):沔陽路西段鐵路橋、安順路北段婁山物流園門前、印江路新建鐵路橋下、德江路中段通向印江路鐵路橋洞、長治路鐵路橋、滄安路膠二橋洞、瑞金路鐵路橋、遵義路西段鐵路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吳帥)
與此同時
牢記這些安全知識!
一、行人篇
1.遇有暴雨,應就近尋找安全區域或建筑物暫時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橋、低洼地區、危險墻體、樹木下避雨,不要進入地下停車場、地鐵、過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地下公共設施。
2.時刻注意安全警示標志,不要靠近路沿石行走,看到雨水打漩渦的地方,小心繞行,避免掉入缺失井蓋、井箅的收水井中。
3.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一旦被沖倒,一定不要慌張,盡量憋住呼吸,然后想辦法抓住地面上的突起物,爭取站立起來。
4.避開燈桿、電線桿、廣告牌、變壓器、電力線及其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5.騎自行車、電動車時,應注意觀察,緩慢騎行,盡量避開有積水的路面,避免發生危險。
6.盡量避免到易受雷擊的樹下、廣告牌等地避雨;在空曠場地,不要使用有金屬桿的雨傘及其它帶有金屬桿的物品,不要撥打或接聽手機。
7.發現有人需要幫助或救助時,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實施,切忌盲目施救。
二、行車篇
1.暴雨時,盡量避免駕車外出。如行駛途中遇有暴雨,應低速緩慢行駛,及時打開雨刮器、警示燈、防霧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變道時多觀察,注意路面積水及井蓋、井箅是否移位或缺失。必要時,應選擇地勢較高處停車避險。
2.切忌冒險涉水,水深未知路段應下車探察或繞行,不可盲目強行通過。
3.車輛被水淹后不要試圖啟動,如果水不算太深,可以打開車門或天窗,離開涉水車輛,并緩慢撤離涉水區域。如果水很深,打開車窗或天窗到車頂等待救援。
4.車輛掉入深水區域,應立即設法棄車逃生。
三、居家篇
1.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
2.本著“就近、就高、迅速、有序、安全、先人后物”的原則,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緊急情況下可爬上屋頂、大樹等高的地方暫避。
3.如洪水繼續上漲,可充分利用木盆、木材、大塊泡沫塑料等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品自制救生器材逃生,切忌單獨一人游泳轉移。
四、求助篇
如果被洪水包圍無法脫身,應盡快撥打119、110、120、122、12345等求助電話,盡量準確報告被困人員情況、方位和險情,等待救援。
多一個人看到少一分危險,
轉發提醒你關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