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日,青島市長連續調研海洋經濟!這次在西海岸新區一連看了7個點…
“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在海洋經濟發展上明顯“加碼”,僅6月份以來,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就先后三次“頂格推動”——
6月9日下午,到嶗山區和青島藍谷,調研海洋經濟發展情況,要求全面打好經略海洋攻勢,創新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模式,推動海洋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
兩天后的6月11日,主持召開青島市委海洋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要求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縱深打好經略海洋攻勢,建設更具引領示范作用的現代海洋城市。
6月21日,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西海岸新區調研海洋經濟發展工作,強調要聚焦海工裝備、海洋生物等重點領域,突出創新發展,建設一流海洋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
市長如此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工作,自然是因為這項工作無比重要。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是青島最鮮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本土優勢。
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青島將海洋經濟發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19年,青島發起15個攻勢,作為夯實城市發展的基礎和推高城市躍遷的平臺,4月14日首場作戰方案答辯,即選定了經略海洋攻勢。
承載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肩負山東省委、省政府的厚望,青島經略海洋的步伐迅疾而扎實。近三年間,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0.5%,2020年占全市GDP比重近三分之一。
深藍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十四五”開局以來,全國發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城市迅速增多,海洋經濟發展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態勢。無論是山東建設海洋強省,還是青島建設現代海洋城市,都要求青島在經略海洋上展現更大作為。
這個支點很給力
青島西海岸新區在青島“藍色大盤”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間,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4%,占青島市海洋經濟總量的40%、占山東省海洋經濟總量的10%、占全國海洋經濟總量的1.75%;眾多大國重器從這里挺進深藍、走向世界。
這串數字,清晰地顯示出西海岸新區在海洋經濟中的分量。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開幕式
西海岸新區在一誕生,就肩負著“藍色使命”:作為2014年經國務院批復設立的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國務院在批復中要求,青島西海岸新區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把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全面實施海洋戰略、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舉措,努力發展成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融合創新示范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范作用,為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轉型發展、建設海洋強國發揮積極作用。
發展海洋經濟,從來就是西海岸新區的使命所在、職責所在,而西海岸新區不負眾望——
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開發項目和4艘32.5萬噸超大型礦砂船成功交付;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開工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獲批復。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12處,分別占青島市、山東省和全國總數的75%、22.2%、8.8%……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勇擔“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國家使命,全面經略海洋,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經略海洋“山東樣板”,海洋經濟不斷做大做強。
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不久前,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海洋經濟發展能級,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高品質濱海親水空間。
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級,深入建設全球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
此外,舟山、寧波、大連、天津等地也相繼提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
青島雖有發展海洋經濟的資源集聚優勢,但須臾不可松懈。當前,西海岸新區正在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路上發力狂奔。而青島要經略海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就必須牢牢抓住這個支點,引領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7個點很有“看頭”
做大做強海洋產業,增強海洋經濟活力,引進和培育涉海大項目至關重要。
此次調研,趙豪志一連看了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哈工程青島船舶科技園、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海洋水下無人裝備創新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古鎮口科教園區等7個點,實地察看了企業及科研機構展廳、生產車間、實驗室等,與相關負責同志進行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生產經營、創新研發、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市場開拓等情況。
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
這7個調研點,有船舶海工產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文旅產業,也有涉海創新平臺及科研機構,顯示出西海岸新區日漸殷實的“海洋家底”。——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是西海岸船舶海工產業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主要從事鋼質導管架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等海上油氣田生產設施和陸地模塊化工廠的陸地建造。公司承攬的首個圓筒型深水浮體項目企鵝FPSO、中國海油首個國內建造的內轉塔單點系泊系統流花16-2 FPSO、中國海油第一個自營深水氣田項目陵水17-2半潛平臺相繼在青島場地開工建造。
其所在的青島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低速柴油機、推進器、閥門及船舶電氣、自動化系統為主導產品的產業鏈條,2020年新區船舶海工產業實現產值完成118.13億元(不含北船重工66.17億元),累計增速9.79%。目前,新區聚集了50余家船舶制造與海工企業及各類配套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集群。——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蓋三淳(骨化三醇膠丸),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國內骨化醇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海洋藥物中試基地,山東省唯一一個手性藥物研制工程中心,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青島市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中的龍頭企業。
——西海岸新區集聚了明月海藻、聚大洋藻業、國風藥業、正大制藥等“鏈頭”企業8家,同時擁有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22個,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創新提供了良好支持。
哈工程青島船舶科技園
哈工程青島船舶科技園依托哈爾濱工程大學科研、人才優勢,圍繞海洋無人裝備、高技術船舶、海洋信息、海工裝備、海洋新材料等領域,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基地,打造軍民融合特色的海洋產業集聚區。科技園現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等平臺23個,引聚高層次人才600余人,引進科技型企業160家,一批重大項目入園落地。
我國自主集成并成功交付世界級超大型FPSO——P67船
西海岸新區突出涉海創新平臺建設,大力引進涉海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涉海高校,匯聚經略海洋智力底氣。現已集聚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海洋裝備研究院等國字號涉海科研院所10多家;引進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院所20個;建立由管華詩等院士領銜的院士工作站24家,集聚涉海人才6萬余名。
突出科技興海,在海洋科技自主創新上發揮支撐作用;聚焦產業強海,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發揮支撐作用。西海岸新區聚焦海工裝備、海洋生物等重點領域,堅持以創新引領海洋發展,正在加快形成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優選梳理出九大重點產業鏈,通過“鏈長制”推動發展,其中海洋生物醫藥、船舶海工、海洋冷鏈三條產業鏈與海洋經濟直接相關,高端化工及新材料、影視文化、新經濟等產業鏈也與海洋經濟關系密切。
使命使然,實力使然。青島全面落實建設海洋強省要求,打好經略海洋攻勢,西海岸新區地位重要,不可或缺。
更加注重以產業鏈思維布局謀劃
重點推動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等設計、研發類項目建設,加快補齊船舶海工產業發展短板;
中船柴船用發動機項目主體施工,開工建設科瑞海洋裝備總部等項目,形成長鏈條、深配套能力;
加快推進明月海藻總投資30億元的巖藻多糖及健康食品開發、修正藥業藍色藥谷等重點項目,大幅提升海洋生物產業主營業務收入;
青島自貿片區、董家口經濟區聚焦建設航運貿易金融中心,形成大宗貿易供應鏈服務體系;
打造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促進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深度融合,創新科技投入機制,突破科技創新資金瓶頸,促進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實現就地轉移轉化;
……
華大基因國家海洋基因庫
可以看到,西海岸新區更加注重補鏈強鏈,以產業鏈思維布局謀劃。
5月26日,青島國際海洋產業資本配置中心啟用,成為西海岸新區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新近動作之一。該中心設立國際海洋領域人才、科技、產業和資本高效配置平臺,促進國際智庫、產業創新和金融資本有效嫁接和協同聯動。
中心總部設在新區唐島灣金融科創區,并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首批國內分中心。同步設立青島國際海洋產業資本咨詢委員會,內設四個專業委員會,推動人才鏈、科技鏈、產業鏈、資本鏈融合發展。
例如,海洋科技委員會以科技為先導,打造特色鮮明的科技研發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提高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新區打造青島海洋經濟發展產業引領區;海洋產業委員會圍繞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航運貿易金融等重點海洋產業鏈強鏈補鏈,謀劃布局一批優質海洋產業項目,促進海洋優勢產業集群發展。
山東港口青島港碼頭
同時,西海岸新區堅持統籌陸海,創新陸海一體治理體制機制,著力建設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作為全省唯一試點縣區,積極推進海洋經濟統計體系改革,建立規范統一的海洋及相關產業統計調查制度和區級海洋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及時監測海洋經濟發展情況,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我們將聚焦海洋經濟發展主題,精準發力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兩大千億級產業鏈,加快推進總投資1500億元的99個海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今年海洋生產總值增長20%,‘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15%以上、總量實現翻番。”青島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孫永紅說。
“十四五”開局伊始,西海岸新區就明確了海洋經濟的發展目標。這些項目,則是西海岸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能量和動力。
到2025年,西海岸新區力爭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42%,全力打造海洋強國新支點、山東海洋強省先行區、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要承載區。
青島建設一流海洋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西海岸必將、也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 王凱)